首页 > 其他

福建海洋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2021-01-04 16:57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文/陆芸


福建是个海洋大省,海岸线曲折绵长,海域岛礁众多,港口海湾资源丰富,滩涂面积广大,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复杂的海洋环境孕育了福建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在长期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福建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体现在福建具有类型多样的海洋文化景观,有海洋古遗址文化(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 、昙石山文化遗址),海洋军事文化(崇武古城、厦门胡里山炮台、长门炮台群),海神信仰文化(妈祖、临水夫人、通远王等),海洋商业文化(泉州、福州、漳州的海上丝绸之路遗迹)。

福建海洋文化景观的形成既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有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早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保存了7800多年历史的油杉树林遗迹,数千年的牡蛎礁,以及可展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漫长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多种海蚀变质岩,它们是自然环境变化的产物。昙石山文化遗址显现了原始社会晚期闽人先祖生产、生活和墓葬的状况。其中出土的贝壳说明闽人的渔猎生活,闽人先祖以江海交汇处的丰富的水生物为生活的资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结构的转变,人们利用海洋、人们开发海洋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包括了姑嫂塔、石湖塔、洛阳桥、安平桥等许多海外交通史迹,也有开元寺、艾苏哈卜清真寺、草庵摩尼教寺等外来宗教文化遗址,还包括了外销瓷窑址遗址如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和德化窑址,内容丰富,体现了中世纪泉州“海纳百川”的气势。登上九日山,浏览着众多的摩崖石刻,可以发现许多内容与祈风有关,联系后渚港出土的宋代海船,说明了泉州是福建乃至中国海洋商业文化的代表。

以湄洲妈祖庙为代表的妈祖文化是福建海洋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代表。北宋宣和年间,宋廷派徐兢等赴高丽,回国后,他写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文中记载:“宣和五年(1123),给事中路允迪等奉使高丽,因中流震风,七舟俱溺,独路所乘,神降于樯,安流以济,使还奏闻,朝廷特赐‘顺济’庙额……”徐兢等人是从宁波出发去高丽的,他们奏请朝廷在山东蓬莱建“顺济庙”,使妈祖由福建区域的神祗,逐渐晋升为全国性的海神,南宋时,杭州、上海建有天妃宫。元代明州(今宁波)建的“灵慈庙”供奉的也是妈祖,随后,明、清历代政府对妈祖都有褒奖,信奉妈祖的庙宇在秦皇岛、大连、旅顺、广州、汕头、香港、澳门等都可见到,妈祖信仰还随着海员和移民传入了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从这些海洋文化遗存来说,福建的社会人文化境对海洋文化的影响更大。

福建海洋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福建海洋文化景观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历史上它们都是港口城市,曾“以港兴市”。福州的港口历史最悠久,它的海洋文化特色在于马尾船政文化,马尾船政文化始于1866年左宗棠、沈葆枕在福建马尾创办的福建船政,它不仅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也是近代中国以西方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开始,体现了中国近代先进科技、高等教育、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泉州是宋元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代表,当时繁荣的海外贸易曾吸引了众多外国商人,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众多的航海贸易设施和多元宗教文化是泉州海洋文化的特色。厦门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20世纪80年代是厦门中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它的特色在于近代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海外华人、华侨将一些国外的建筑艺术用在本土的建筑上,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丰富的海神信仰是福建海洋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海洋文化,就是人类认识、理解、把握、开发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成果。由于海洋神秘莫测,自然灾害频发,沿海岸居住的居民很早就对海洋产生了崇拜之情,从早期的龙王、观音,到后期的通远王、妈祖、临水夫人等,这些海神信仰在福建曾经长期并存,并且相互渗透。例如临水夫人原本是妇女儿童保护神,兼水神,在福建东部、浙江南部影响较大,后被讹传为天妃之妹。被纳入妈祖信仰体系。其他被纳入妈祖信仰体系的还有龙王、伏波将军等,没被纳入妈祖信仰体系的海神信仰还有拿公、陈文龙、圣公爷、巡海大帝等,他们构成了福建海洋文化的多层次文化结构,在福建的不同区域拥有各自的信众,影响到信众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建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加强,从早期的渔业、制盐业,发展到造船业、陶瓷业,福建海洋经济与海外贸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福建的海洋文化克服传统农业社会造成的重农轻商、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培养出福建海商以船为家、不惧远航、爱拼会嬴的特点。

福建海洋文化的另一大特点是海防遗址众多。元代以后,尤其是明清两代,严峻的海防形势使朝廷在沿海地区建立了大量的要塞、炮台等防御设施。崇武古城是明代为抵御倭寇而建设的,目前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清政府在福州马尾曾设立长门提督衙门和福州造船厂;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还保留了清代古炮台。长门炮台群位于连江县琯头镇,闽江口北岸,是闽江口的主要防线,其主建筑是清代的产物。厦门的胡里山炮台是清代洋务运动的产物,保存至今的克虏伯大炮曾被鉴定为“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龙海市港尾镇南炮台,与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互为犄角,守护着厦门港。它们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也是实施全民海权教育的基地。目前,我国东海、南海的海洋权益正受到严峻的挑战,一些海上邻国对历来属于我国的岛屿和海域,提出无理的要求。这些海防遗址提醒我们,捍卫海洋权益是多么重要,屈辱的历史不能重现。

近几年,以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福建对福州、泉州、漳州的申遗点做了修缮、环境整治等工作,制定了保护计划。2019年5月召开的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会议加入澳门、长沙后,联盟城市达到26个,福建的福州、泉州、漳州、莆田是联盟城市。福州的申遗点有6个,分别为闽王祠、淮(怀)安窑址、马尾迥龙桥、东岐码头、长乐的登文道码头、三峰寺塔。漳州以月港遗址和瓷器窑址为中心申报,月港遗址有明代码头遗址7个,分别为饷港码头、路头尾码头、中股码头、容川码头、阿哥伯码头、溪尾码头、店仔尾码头;平和南胜窑和华安东溪窑出产的瓷器是明代漳州外销的主要商品,这两个窑址是漳州的申报点。莆田以妈祖文化发祥地参与申报,湄洲妈祖祖庙和贤良港天后祖祠是申遗点。2020年4月“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更改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申遗点为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真武庙、洛阳桥、天后宫、德济门遗址、开元寺、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清源山老君岩、伊斯兰教圣墓、九日山祈风石刻、泉州府文庙、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市舶司遗址、顺济桥遗址、安平桥。

此外,福建文化厅联合相关部门对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等古代河运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做了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推进平潭海域、漳州海域等水下沉船的保护和利用,争取设立福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机构。

福建依托一些博物馆举办相关展览,向公众介绍海洋文化。福建博物馆联合国内其他博物馆主办的”丝路帆远——海上丝路文物精品展“,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先后在18个国家21个城市展出,还到联合国总部、一些东南亚国家展出,得到了广泛好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华侨华人博物馆等也相继举办了有关航海、华人华侨、外销陶瓷等展览,宣传了福建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和海洋文化。

福建对于海洋文化的利用也体现在福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一些剧作。福建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舞剧《丝海梦寻》讲述了泉州一户人家两代水手远航西亚的故事,此舞剧在泉州、福州、上海、西安、澳门等30个城市公演,还赴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演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海丝情缘》讲述了明代中医何春霖远渡重洋,与西班牙姑娘赛莉娅相识、相爱的故事,除中国传统戏剧越剧外,《海丝情缘》还加入了西班牙舞曲、闽南木偶戏等元素。闽剧和歌仔戏是福建的地方传统剧种,福州闽剧传承发展中心艺术出品的闽剧《陈靖姑》讲述了妇幼保护神陈靖姑的故事,陈靖姑信俗走出福州,后来传播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是海丝文化的重要内容。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与台湾戏曲音乐协会合作排演的《侨批》,向人们介绍了主人公黄日兴的爱情悲剧,体现了侨批是闽南华侨华人的乡愁记忆。

福建在海洋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也面临着一些压力和挑战,压力来自于遗产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挑战来自于如何在现代环境下保存好原先的历史风貌。这需要我们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如今,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提高,意识加强,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但仍有提升空间,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保护海洋文化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统筹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旅游的关系,一方面要保护好福建的海洋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在保护中利用,科学的利用有利于保护,也有利于更好的传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积极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拓宽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增进友谊,促进民心相通。


(作者简介:陆芸,福建社会科学院   现在福建社会科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宗教、文化传播及其影响。)



阅读上一篇

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使用

2022-05-19 16:32:11.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阅读下一篇

潘儒赞 上山下乡的拓荒者

2020-10-31 14:50:36.0 作者:林月花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