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局

永春仙岭:推动乡村振兴探索未来发展

2022-05-19 14:36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丝路纵横》杂志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对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把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制定探索未来乡村共同富裕“十个一”示范典型提升实施方案,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蓬壶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仙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守珊兼任。“十个一”即:一个农村科技馆、一个劳模工作室、一所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一个仙岭村未来乡村人才培训中心、一个桂花基地、一个枇杷基地、一首仙岭之歌、一个沈家大院传统文化基地、一条县道社汤线白改黑项目、一个“两山理论”实践基地,探索未来乡村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共同富裕。


仙岭村 林明辉/摄


        科技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隆冬时节,走进仙岭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枇杷树,一颗颗枇杷被套袋保护,等待着来年的丰收。仙岭村,山清水秀,风光如画,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在原福建省副省长苏昌培积极实践“科教兴农”战略的倡导推动下,仙岭村1998年开始动工建设九九科技文化园,于1999年10月建成,面积2200平方米,藏书5000余册,园内科普画廊、电教设备、图书室、阅览室、展示厅、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齐全;园内兼设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闽南实验基地、省农函大永特分校、泉州市大中专院校师生实践基地,成为全县农技推广与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2000年,苏昌培努力引进全省农业龙头企业“万马集团”,联手创办“永特公司”,率先引种推广“早钟6号”枇杷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乡镇扩种枇杷新品种。目前,仙岭村共种植早钟六号枇杷1850多亩,产量500多吨,产值460万元。
        近几年来,仙岭村沿着苏昌培提出的发展思路继续前行,围绕把仙岭村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配套功能完善、文化科技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文化生态旅游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以九九科技文化园和中华农民体育学园为龙头,与省农科所合作,引进先进栽培技术,从各地引进各种名贵桂花品种,成立永春县仙岭村桂花专业合作社,扩大桂花基地和“早钟六号”枇杷基地的种植规模,形成了99科技文化园、农民体育学园、枇杷大观园、桂花园、世界名石名人名字石刻景观园等五个乡村科技生产观光园“,以及一个仙岭村枇杷、花卉批发市场的符合因地制宜乡村发展新格局。
        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顺应市场的发展,仙岭村创新枇杷销售模式,促进在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推动枇杷产品深加工,研发生产枇杷膏、枇杷蜜、枇杷蜜饯、枇杷糖果等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仙岭村将规划建设农村科技馆,该馆设于蓬壶镇仙岭村党群服务中心二层,展馆面积500多平方,以图片、文字、多媒体、实物场景布置等方式,展现仙岭村人民在习总书记”坚持农村科技创新、拓展山区小康之路“题词的鼓舞下,不负嘱托,立足实际,以科技创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民增加收入脱贫奔小康,并准备延伸展示全县农业科技有关内容,计划分为”科技赋能促发展“”乡村振兴创未来“两个篇章。


 

       创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仙岭村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实现村财”自身造血“。
        增加村财收入,利用好现有资源,做好经营管理。村里管理好村集体1200多亩生态林,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村财收入。村里入股桃溪水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年收益近6万元。
        盘活村里的几千平方米综合服务楼场地,如暑期夏令营场地租金,以及培训场地租金等,发挥综合服务楼场地的租作用,进一步增加村财收入。
        仙岭村有传统文化、生态文化、养生文化,如何把它转化成旅游资源,是摆在村里一个课题。仙岭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转变思维,准备成立一家投资公司,引进经营合作单位,整合仙岭村以传统文化、生态文化、养生文化为发展主题的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拓展村集体收入。建立包括交通、餐饮等在内的旅游产业链,将仙岭建设成村貌整洁、邻里和谐、精神富足的新型乡村。以独特的文化和优美的乡村环境,吸引着游客观光游玩。到仙岭”闻桂花,尝枇杷,游沈家大院,学白鹤拳,吃农家菜“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投资150万元建设桂花展示点,对桂花广场进行提升,引进各种名优品种的桂花,打造桂花观赏园、桂花示范基地。做优枇杷产业,投资100万元,建设枇杷展示点、枇杷采摘体验园和观光步道、休憩点,在仙圣山观景台设置休闲旅游观光点。规划建设枇杷品种园100亩,配套建设道路5公里、节水灌溉工程、温室大棚以及智慧农业区、休闲农业区,主要培育种植白早钟、香妃、阳光、樱桃、冠红等15个品种的枇杷。目前项目已纳入市农业农村局项目盘子,正在设计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科普展示、教学实践、农技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园区,将生态优势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学经济是时下热门的话题,如何让村里的投资公司引进合作伙伴,依托村里的自身优势,开辟村财收入渠道。仙岭村有新的谋划,他们将着手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计划通过永春职专仙岭办学点的设施设备、办学点和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住宿资源和仙岭村未来乡村人才培训中心等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条件、丰富研学内容,主动向县教育局申报县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推荐为市级基地申报对象。准备重点围绕永春职专仙岭办学点,开发白鹤拳文化深度体验研学课程,让中小学生能了解白鹤拳的发源与传承,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主动宣传和推广白鹤拳文化。联合县进修学校的师资力量,充分挖掘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乡土民俗、著名人物等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类型的活动课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

        精心设计研学旅行线路,依托村里的早钟六号枇杷生产经营基地、桂花观赏园区、茶文化体验区等,打造精品农业研学线路;依托农村科技馆、劳模工作室、沈家大院文化书院等,打造人文景观研学线路;依托仙圣山旅游观光项目、仙源瀑布、扬美湖景观等打造自然风光研学线路。进一步整合县内的自然地理资源、红色教育资源、民俗风情资源,设计多样化的研学线路,让村集体收入有的放矢。


仙岭村白鹤拳培训学校学生在练拳  林明辉/摄

 

        加大投入增进民生福祉


        乡村振兴,改善民生是第一要务。近年来,仙岭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筑牢民生之本,全力提升全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生态美村,让村庄有颜值。仙岭村坚持重生态、打基础、利长远,关注民生需求,守好绿色家底,提升宜居水平,把生态牌打好,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对县道315线蓬壶镇仙岭至汤城段公路(4.125公里)进行”白改黑“提升改造,受益人口达12000多人。该县道是仙岭村的主要干道,可提升打造为两侧生态好、四季鲜花开的”最美公路“”网红公路“,沿路设置路标提示各展示点位置,带动特色乡村旅游和自驾游经济。
        依托仙岭村的山水花果和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创新生态价值实现的机制体制,将生态优势转换为绿色发展优势,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仙岭”两山“实践模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计划在仙岭村建设1座日处理量150吨的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污水收集干管2.3公里和污水收集支管5.1公里。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计划综合治理措施面积417.05hm2,建设水保生态清洁小流域1条长度2.18公里,上游河道清淤清障768.7米;新建生态护岸总长416米,沿溪修建步道长469米;下游河道清杂清障836.8米;仙岭溪支流万斗溪护岸加固长27米;共建设水保生态园2处,绿化约1400平方米。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计划新建引水坝2座、过滤池2座、机井1座,新增净水设备1台、新建管理房1座、围墙1座、新铺设输配水管网16.8公里。水美乡村建设,将治理河长2.2公里,其中九曲溪段1600米,万斗溪支流段600米。项目包括河道清障、岸坡整治、河湖管护,在仙圣山山脚处建设水利文化广场、对山顶观景亭整改提升、对山中溪流进行整治改造、沿着溪流建设溪谷栈道和溪谷观景台、打造仙岭瀑布休闲观景平台。


仙岭村沈家大院  林明辉/摄


        文化自信建设乡村文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是历史文明的沉淀,是社会发展的引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则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要想发动好乡村这个新发展引擎,就要以文化铸就发展之魂,为乡村发展与振兴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近年来,仙岭村注重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用文化传递乡情,凝聚人心,汇集人气。一是制作仙岭之歌。仙岭村实现了从偏远贫困小山村到”美丽村“”小康村“”幸福村“的蜕变。计划由永春县文联邀请作家进行采风创作歌词,作曲、编曲、录唱拟与泉州市歌舞剧团合作,通过编创贴近生活的歌词并谱曲传唱,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仙岭的变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二是弘扬沈家大院文化。沈家大院于1941年建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为二进悬山式土石木结构的典型闽南特色古民居,仙岭村坚持”文物保护保存现状“的原则,采用”建管结合“模式,投资80万元,在不改动任何主体建筑结构的情况下,”活化利用“文物,打造四个一工程,即:一个小型博物馆、一部纪录片、一本书籍、一支队伍,展示典雅书香气质。准备组织文艺界人才前来采风挖掘该院落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书法、雕刻艺术,讲好建造者沈逢源重视教育文化的举措;布设仙岭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相关图文,展示仙岭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双提升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助力。
        劳模精神引领,培育乡村新风尚。在蓬壶茶厂二楼设计和建设一个规范化的劳模工作室,展示以全国劳模苏天恭为代表的我县160位各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典型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劳模的崇高品质,弘扬可贵可敬的劳模精神,并把”劳模工作室“创建成培训职工的平台、技术创新的平台。参观学习者可在劳模工作室闻茶香、观生产,以现场体验的方式进行参观研讨。

        打造仙岭村未来乡村人才培训中心。仙岭村是泉州市农村实用骨干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仙岭村党群服务中心现有宿舍48间、多媒体教室1间,能够满足100人左右的培训需求。项目计划建设培训中心食堂1座,并对现有软硬件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常态化承接本县及县外乡镇干部培训、村干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党校教学培训等各类培训班,把仙岭村打造成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基地。


        党建筑基稳固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仙岭村坚持以”党建筑基,引领发展“为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推动乡村发展。深化班子建设,夯实党建基础。以换届为契机,加强新班子建设,稳固村级党建工作的基础。选优配强村”两委“领导班子。按照”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激发活力、推动工作“总体目标,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集民心,聚民智,共同推荐年轻人参选并成功当选村两委,新当选的苏振耀是1994年出生的年轻书记。
        提高素质壮队伍,有效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党要想在群众和社会中增强组织力,必须增强党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党组织增强组织力的前提和基础。仙岭村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学习交流机制。组织带领新两委班子走出去,学进来。先后到仙夹龙水村、桃城花石村和五里街大羽村等地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
        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扫黑除恶考试并签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党员”十带头“承诺书》,做到扫黑除恶,党员先行。狠抓意识形态。通过公开栏、横幅和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及时传播正能量,批评纠正错误观点,强化党支部对村里意识形态发展的话语权、主动权。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支部”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深化党员”三诺“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积极作为,全村56位党员共完成承诺事项100多件。

阅读上一篇

福建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

2023-11-22 20:09:08.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澳门历史人文优势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2021-11-02 15:00:55.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