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花雨

永春海丝古道

2017-07-03 12:26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公元10至14世纪(宋元时期)的古泉州(刺桐),是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上航运和贸易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元代(公元13至公元14世纪),“海洋大通道”鼎盛时期,东方最大的海上贸易港口城市。当时永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腹地,与德化、安溪、大田交界,周围盛产着陶瓷、茶叶、桑蚕等,这些商品,经介福、吾峰、五里街、东关等乡镇,从桃溪水路经南安直抵泉州刺桐港,沿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东南亚等国家,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古道。


介福乡:苦寨坑


      介福乡位于永春县东北区域,距永春县城21公里,距德化县城12公里,四面环山,中间形成山间盆地,最高山峰运林尖,素有“山顶平原”之称。相传明朝永春知县骆起孟,见四班地形秀丽,宽平肥沃,是被盖着的福地,故称"盖福",谐音为"界福",后简化为介福。

      在介福乡苦寨坑原始瓷窑址,考古发现早在商周时期境内就有陶瓷产出,为全国最早使用龙窑烧制原始瓷器的遗址。介福在宋元时期与德化盛产陶
瓷,介福瓷与德化瓷曾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贸易商品,介福至吾峰、五里街有一条通道,瓷器沿这条通道直抵五里街许港码头。如今古道已经被山草淹没,留有几段光滑的石阶,见证当年挑夫足迹。

      介福人杰地灵,著名核爆专家林俊德将军院士出生在介福乡紫美村。如今陶瓷业依然是介福的支柱产业,九牧等一些外资企业已入驻介福,一个陶瓷休闲小镇正在山区崛起。

吾峰镇:虎豹关、通德桥、剧头铺

      吾峰镇地处永春德化两县交通要塞,中部有三座山,形似三龟,因龟鳌同类,以鳌为雅,故俗称"鳌头",后改称鳌峰。古代常在桥头铺设有驿站,因之成小集镇,大剧铺便是当年繁华的街市。德化、大田等闽中西地区的瓷器、红菇、香菇、笋干、纸品、桐油、木炭等山货,到五里街许港或东关桥下,装船顺流而下,直抵南安、泉州。

      古道遗址有虎豹关、通德桥、桥头铺等。

      虎豹关位于吾峰镇与德化三班之间的大剧岭。在关隘出立有一清代石碑 “永春州界”四字,古代从永春往德化,是从县(州)城往西北,由五里街,经龟龙桥、通德桥、剧头铺,越虎豹关。这条古道,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升格为直隶州,德化、大田二县划归其辖。

      通德桥,旧称永安桥、枣岭桥,位于永春县城西北近10公里处的吾峰镇枣岭村脚,与五里街镇高垅村九府巷角落相邻。通德桥处在这条永德古道上,顾名通往德化的官路大桥。

      剧头铺位于吾峰镇吾中村,宋元时期在这里设驿铺,因称铺街,为永春、德化、大田三县重要交通站点。街道长约200米,宽约2米左右,卵石路面,两旁为土木结构小平房店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著名理学家朱熹来永访友讲学留宿于此,并
赋诗《宿大桥铺》:“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流传至今。

      这里人才辈出,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梁披云,革命家、改革开放先驱梁灵光均出生于此,名人文化成为这里的特色。有三百余年的侯龙书院培育无数英才,成为福建省首批文化遗产。吾峰正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旅游资源,打造山区旅游重要集镇。

五里街:许港

      五里街为古集镇,永春县是闽南最早的商业市场。据《永春县志》称,民国初以其地距离县城五华里而改称五里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带货物集散地,为闽南著名集镇之一。

      宋代晋江东溪从泉州至石鼓潭可通舟楫,溪洲天妃宫岸边、邀祠宫后、真武佃等分别成为行舟码头,是商船靠岸装卸山海货物交流的地方,并在县城西渐兴官田市,“成为永春、德化货物交换的集散地”(永春县志)。这是永春最早的集市。后来,商船直通到地势较高的西安许港,天然的集市逐渐西移,山海货物交易带来极度的繁华,吸引了远途的客商,现存的“海客巷”、“十三阶”,成了山海货物交流的历史见证。当年的德化、永春的瓷器、永春的香料、茶叶、刺桐缎及山区的特产,从这里沿桃溪水路经东关直抵泉州刺桐港。到现在,还有许多店铺一直保留古街建筑和卵石铺路的风貌。

      据史料记载,桃溪来往舟楫如织,宋元时期,许港成为永春通往泉州的重要码头,每天来往的溪洲船上百只。从泉州运来的食盐、海带、紫菜、鱼脯等海货逆流而上,一天一夜可到达许港。

      五里街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它焕发着无尽的生机。古街的风貌带来旅游的商机,纸织画、白鹤拳、南音等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一个新的商贸重镇正在闪烁着新的魅力。

东关镇:东关桥

      东关桥横跨在永春县东关镇东美村的湖洋溪上,紧邻桃溪交汇处,为永春最后的驿站。宋元时期大批瓷器、茶叶、香料经这里驶出永春。宋元时极为繁盛,据载当年桥头市场的屠户就有18家,可见当年盛况。

东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全长85米,宽5米,共六墩五孔两
台,桥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桥墩以上部分全为木材构造,技艺之精湛,构造之奇特实属罕见。桥屋列椅两旁,以憩行人;桥中一佛龛,供奉观音,龛下有青石雕刻双狮戏球、荷莲花卉,雕工细腻。桥的入口处有一匾额,书 “古通仙桥”。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关桥下清溪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东关桥,目睹了太多的离别聚合。多少怀揣梦想的游子从此启航并最后荣归故里。当年百舸争流的帆影已成记忆,载入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起点的画册。

      2016年,东关桥遭受“莫兰蒂”台风袭击断开,2017年已修复完工。它依然那样迷人,在人们的心中,系着永远的乡愁。














阅读上一篇

​天沐温泉度假村 中城·云栖处

2024-03-07 10:15:48.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黄伟超:找寻老泉州的味道

2017-07-03 02:42:14.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