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裔芳踪

刘平一 新媒体闽南海丝文化传播者

2021-11-02 15:03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丝路纵横》杂志社编辑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新时代需要新的传播手段。在海丝名城福建泉州,刘平一借用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渠道,将泉州民俗、泉州海丝故事重新包装和演绎,打造成一个个热门的短视频,在当地引起了关注。同时飘洋过海,沿着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一路传播,让更多民众得以窥见闽南文化之趣味。

  人物泉州鲤城一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讲古泉州,闽南语教学,泉州歌诀传授&启蒙国学教育,自由撰稿人,201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华之声平一说泉州》签约嘉宾,泉州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特聘讲师,泉州市诗词学会会员。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刘平一拍摄的短视频经常聚焦泉州古城、泉州故事。独特的闽南地方语言文化韵味,刘平一收获了自己的一份人生事业,也逐渐成为一个以泉州民俗为特色的的知名网红,一个传播闽南文化的坚守者。

  海丝起点闽南味道

  “大家好,我是说的比唱的好听的平一。”刘平一的几乎每段视频,都从这样一句开场白开始。兴致好的时候,他会先唱一首自己创作的闽南诗歌。这些也成为了他颇有特色的个人标签。

  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刘平一都开设了个人账户,成效斐然。特别是微信视频号,发布1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每条视频都有数百、上千的点赞数,阅读量少则也有几万,最多的一条达到了67万人次观看。在闽南文化圈,刘平一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知名博主、“网红”。他的创作选题,几乎都围绕着泉州古城,既有少林寺、九日山祈风时刻、开元寺、洛阳桥等知名景点,也有“关帝诞”“七娘妈生”“闽台婚俗老人妈”等泉州特色民俗。他的科普视频,让很多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拼的闽南人找到了家乡的味道,也让许多年轻一代学到了很多即将淡去的泉州知识。

  泉州民俗是刘平一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这些根植于泉州的地方特色文化,道出了浓浓的泉州味。他会去民俗举办地现场录制,原汁原味地呈现,比如“泉州祭十班公妈461周年”,他来到了祭祀活动地点,在一阵阵吵杂的音乐声、鞭炮声中,他不紧不慢地对着镜头解释祭祀的由来和意义。一条火爆的短视频“泉州式冤家相打”,则是演绎了泉州划拳文化,不少泉州在外游子纷纷转发。画面以两名泉州男子在街头相撞开始,一阵口角之后,当观众以为双方要扭打起来时,镜头切换到双方通过划拳拼输赢的画面,原来这是闽南版的“踩箱吹瓶”。

  刘平一的短视频创作,既注重传播地方特色,也会紧跟当下热点。比如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在泉州还保留了不少仪式与文化。刘平一特别录制了一段“世遗泉州又到七夕”的视频,除了泉州人七夕要用到的物品,还有几名闽南妇女出镜搓糖粿,解释糖粿的含义。这段视频引发了近5000人次的转发,网友评论说“不讲好多人还真不懂,更甭说泉州新的下一代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之后,刘平一也创作了一系列与泉州宋元时期历史有关的视频。比如掌管皇室宗室事务的南宋泉州南外宗政司,他创作了三个与之相关的作品。在解释“御辇村由来”时,他跑到了晋江市池店镇御辇村御辇桥录制,站在桥上出镜讲解,又加进去了御辇牛肉等泉州小吃有关的故事,既有科普宣传教育意义,又十分有趣。

泉州怪联      刘平一 /摄


  怪联解读一炮而红
  尽管在短视频创作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于刘平一来说,一切来得都有点突然。爆红背后与去年视频号发布的第一条视频有关。这条视频的阅读量达到了67万人次,直接奠定了刘平一的“大V”身份。

  这条视频是“泉州怪联解读”,拍摄时间是2019年夏天,发布时间是一年之后的2020年夏天。这是一幅连字都念不出来的怪联,位于泉州市区金鱼巷的一户人家。当时,刘平一以泉州民俗专家的身份进行解读,不仅用闽南语发音读出对联,还对这些古怪的文字进行了解释。拍摄者是一名外地的知名网络博主。

  旧视频竟然引来了不小的轰动,这让刘平一开始反思,什么样的定位更适合自己,如何在短视频创作上再杀出一条路。

  原来,他是个十分喜欢讲故事的人,也在抖音开了个人号,主要讲解一些“心灵鸡汤”,但是尝试了一段时间,观看的人很少,更不要说有什么粉丝了。当他陷入困境之时,没想到视频号的这次火爆,让他发现自己在泉州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还有可开发的空间。于是,他随即对自己的视频创作进行了重新定位,人设从心灵鸡汤的分享者,转型为传播海丝故事、泉州民俗。这次转型对于他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之后的视频创作也证实了这次变革的成功,这从他的短视频阅读量上可见一斑。

  当然,想要在云云创作者中脱颖而出,单凭一个定位是远远不够的,刘平一为短视频创作也是绞尽脑汁。他的叙述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会为每期视频想一些主题,设一些梗,让看的人不会觉得无趣、乏味。这就对他的创作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虽然他对泉州文化十分了解,但是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如今的受众所喜爱。

  在不断的试错中,刘平一渐渐地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将自己最了解的泉州民俗、海丝故事作为素材库,以主题的方式进行文案创作,再到现场讲解、录制,最终剪辑、发布。在探索的这1年多来,视频号的阅读量都十分稳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喜欢海丝泉州传统文化的同道中人。

  思维敏捷构思巧妙

  与泉州传统文化的碰撞、相逢,对于刘平一来说,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一种自我寻找的回归。他出生在古城泉州市区水门巷的一户家庭,父亲是一名五祖拳的拳师。自小,他就在闽南古大厝中打闹嬉戏,在市区的古老街巷中穿梭游玩,身边接触的都是与闽南海丝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人、物,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渐渐喜欢上了泉州的古韵风情、烟火气息。他还记得拆迁之前的涂门街,甚至经常梦见在旧涂门街的街巷中奔跑、追打。他的家庭也是非常传统、典型的闽南家庭,初一十五全年节庆一个不落,逢年过节的仪式一个不少。当他需要拍摄泉州民俗的视频时,他都可以很快就在家里找到素材。

  刘平一的前半生,仿佛是为了后来成为闽南文化的传播者所进行的积累。在成为视频博主之前,他的人生经历,就已为人生下半场的转型做好铺垫。他是一个非常喜欢讲故事的人。自小喜欢看书,特别是那些跟学业无关的课外书,比如《故事会》等等。看完书之后,总会有许多同伴追着他让他讲故事,他经常是将自己看过的故事重新演绎,有时候只看了上集,下集的故事则全靠自己现编。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甚至是工作之后也参加了宣讲团。这种侃侃而谈的天赋,是成为博主最好的基因之一。

  但是人生并没有安排好剧本让他直接成为一个博主、网红。1995年以来,随着工作的几经变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了一家书院的副院长,开始与海丝泉州文化打交道。2018年,他开始与泉州本地一家媒体合作“古城研学”活动,自己担任活动策划、导游等各种角色。在他的组织下,来自泉州10多所小学的超过1万名学生穿梭在古城泉州的各大景点,清净寺、文庙、金鱼巷、关帝庙……都留下了他们欢快的足迹。每趟研学之旅将近4个小时,刘平一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现场向孩子们讲解泉州的古城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断拓宽自己对泉州的新认知。随着“古城研学”项目的开展,刘平一也开始成为了不少学生们的“灵魂导师”。他的景点讲解并不会像普通导游那样生硬,而是会加入自己对每个景点的不同理解,让学生们有更深入的体会。

  除了小学生,2019年,刘平一还在市区举办公益讲座,向成年人介绍泉州民俗和名人,传播泉州传统文化。观众都是慕名而来的泉州人,总共举办了20多场。他还是许多广播栏目的特约嘉宾,到广播电台讲解泉州故事、泉州文化成为了他另外一个输出的平台。2019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华之声》邀请,他还成为了该栏目的签约嘉宾,制作了一档《平一说泉州》的栏目,节目内容依然聚焦海丝故事和泉州民俗。这也是他第一次长时间接触媒体栏目录制,将近1年里,他总是要为录制节目准备材料。从选题、写稿到录音,他几乎参与了整个过程。录制之前,他需要写好20分钟内能念完的文稿,然后自己在家中用手机录制语音,再发给栏目编辑重新编排、播发。选题的确定,也是费尽心思,他的题材涉猎非常广泛,涉及泉州名人、泉州景点、泉州节气、泉州故事等,比如李贽、弘一法师、闽南普度、泉州九日山等等。

  2021年9月份,泉州遭遇了一次新冠疫情冲击,在媒体的邀请下,刘平一还创作了一首“闽南四句”《人人抗疫解疫情》,用地道的闽南方言,鼓励大家共同“抗疫”。如今,刘平一在文化输出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阵地,也让他在发挥创作上有更大的空间。近1年多的博主身份,不仅让他收获了许多粉丝的关注,也让他看到了闽南海丝传统文化的魅力。关于未来,他也直言不讳,将会继续通过视频创作打造闽南海丝文化传播平台,同时,也希望在内容变现上有所突破,通过优质内容来推广海丝泉州优秀的产品,比如海丝泉州的传统小吃,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喜欢闽南海丝文化。


阅读上一篇

张金成 产品质量是市场的晴雨表

2023-11-23 12:21:06.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苏昌培 积极探索未来乡村之路

2021-11-02 15:00:16.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