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封面故事

介福乡 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样板

2021-11-02 14:59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介福陶瓷厂厂房一瞥

  (《丝路纵横》杂志社编辑部)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福建永春县介福乡地处永春东北部,全乡总面积33.8平方公里,人口1.14万人,是全军十大挂像英模之一林俊德将军的故乡,也是世界原始青瓷发祥地,被誉为“中国陶瓷之乡”。近年来,介福乡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持续做优一产、做特二产、做强三产,形成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力打造介福“陶瓷+红色”乡村振兴样板。
  龙头带动壮大陶瓷产业

  介福乡与陶瓷的渊源可追溯至3700多年前的夏朝,位于介福乡紫美村的苦寨坑窑址在当时便已开始生产原始瓷,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生产原始青瓷的窑址,现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乡域内古窑址遍布,现已发现的有50多处,涵盖夏、商、宋、元、明、清等各朝代。乡域内高岭土资源丰富,贮藏量达5000万吨以上,居全省前6位。

  立足深厚的陶瓷底蕴和产业基础,围绕县委县政府陶瓷“百亿产业”发展战略,介福乡以打造介福陶瓷工业园区为统揽,以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全力推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全乡现有陶瓷企业和家庭作坊100多家,市场销售点遍布国内各省市,日产量达20多万套。2020年,全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5.33亿元,纳税200万以上的陶瓷产业4家,纳税50-100万1家,纳税20-50万10家。

  2012年,介福启动陶瓷工业园建设,力求推动陶瓷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园区规划用地1000亩,建成后预计可供40至60家陶瓷企业入驻,实现陶瓷生产线达100条、年生产能力达30亿标准件。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并已吸引良瓷、良福、勤发等9家企业入驻投产。2020年,介福乡在工业园内投资3000万元建设介福电商园,打造“实体+电商”的介福陶瓷新模式,现已招引21家企业入驻。电商园现平均每天约发快递4500余票,最多发快递2万余票,约为入驻前的10倍。

  龙头带动战略,是介福乡陶瓷产业发展的重大支撑。2012年,介福乡依托高岭土资源优势,引进我国卫浴龙头九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福建良瓷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高端智能卫浴。公司在介福陶瓷工业园和县轻工基地均建设生产基地,其中,在县轻工基地建设的良瓷科技5G智慧产业园为我省首家5G智慧陶瓷工厂,其技术与流程管理系统由华为、中国电信、德国西门子三方联手打造,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现一期项目已投产。此外,良瓷科技紧抓工业旅游兴起热潮,发展5G智慧工业旅游,打造“可观、可玩、可学、可购、可闲”的多功能陶瓷工厂,被列为2021年省级工业旅游试点企业。

  良瓷科技的到来,让介福这个昔日的高岭土产地崛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卫浴产业,改变了介福原有的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生态。本地企业在良瓷科技的带领下亦迅速在管理方式、产品开发、市场运营等实现转型升级,勤发陶瓷、龙翔陶瓷等10多家企业年产值迅速从几百万元提升至千万元以上。

  为推动陶瓷产品的展示和销售,介福乡在工业园区建设陶瓷OEM一条街,打造“窗口化”展示平台。街区占地3500平方米、全长300米、店面80多间,采取资金合作的方式,集中展示各家企业的特色陶瓷产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私人订制、设计、代工生产、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同时,介福乡借助紫美美丽乡村游客服务中心和大师工作室展示销售各种经典、新款的陶瓷产品,借助陶瓷历史文化展馆展示介福陶瓷历史,共同打造介福乡制瓷历史文化展示窗口和陶瓷产品创造推广接入口。

  现代陶瓷与传统陶瓷技艺齐驱并驾。全乡现有陶瓷大师工作室3个。美佳龙窑柴烧陶瓷研究所致力于龙窑柴烧技艺的传承发扬,现有仿古瓷系列产品“郎红”,在原有古代瓷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创作出了界青、柴烧金、钧瓷(万山可染)等系列产品,研究所先后被评为“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实践基地”“永春县青年创业基地”“海峡两岸青年文化与创意论坛实践基地”。闽台大师工作室则立足于闽台“五缘”优势,与10位海峡两岸陶瓷大师以及台湾柴烧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营造比学赶超、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资源整合推动特色文旅

  文化底蕴深厚的介福乡有悠久的陶瓷历史,也是全军十大挂像英模之一林俊德将军的故乡,福东村、龙津村皆为革命老区村,红色基因厚重。借助“陶瓷”和“红色”两大品牌特有优势,成功打造“陶瓷+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并创建成第三批市级旅游休闲集镇。五年来,全乡累计接待旅客超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600万元。

  自2016年起,介福乡历时4年,打造福东和紫美两个美丽乡村,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福东美丽乡村以“陶艺清溪,归园田居”为主题,结合历史人文,突出“有形、有貌、有质、有魂”特点,建设成“瓷韵观光型”美丽乡村,整个景区共分为休闲景观区、湿地景观区、陶艺体验景观区三部分,将陶瓷文化、自然、田园、湿地、村庄进行深度融合,在2016年和2017年的全县美丽乡村拉练中均获得第二名。其中,位于湿地景观区直径7.5米、高3.85米的“百福盖碗”因其巨大的“体型”和把“福”留住的良好寓意,一经建成便引起了不小“轰动”,许多人因“大碗”而知介福,“去介福看大碗”,成为当时不少游客来介旅游的主要原因。2020年,福东村采用“资本引进+村民众筹”方式对福东村美丽乡村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全县规模最大的夜景灯光秀,增设橡皮船、蹦蹦床、露天KTV等项目,进一步实现从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的转变。

  紫美美丽乡村围绕“时光穿梭,回望千年;瓷源介福,福来紫美”的总体建设思路,以一街(陶瓷文化精品街示范段)、一带(瓷望千年文化带)、一站(游客服务中心驿站)、两馆(林俊德事迹馆、陶瓷历史文化馆)、一校(乡党校)、两园(陶瓷大师园、陶瓷特色乡宿园)”为主线,全力讲好介福陶瓷文化和林俊德将军故事,成功打造为文化旅游型美丽乡村,在2018年和2019年的全县美丽乡村拉练中均夺得桂冠。考古森林、彩虹滑道、七彩时光隧道、户外拓展基地等一系列互动项目的建立,也让紫美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假期常是游人如织,单日人流量最高突破2.5万人次。今年来,紫美美丽乡村串联“两馆一校”打造“陶瓷+红色”研学基地,累计接待研学团队410余批次,在文化研游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酒香不怕巷子深。依托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文化,2018年,介福乡配合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组完成《永春瓷窑探秘》纪录片拍摄;2019年,介福乡以“瓷源介福 世界永春”为主题,成功举办第四届海丝国际艺术节永春活动周,通过夏商原始青瓷千人点火仪式和海峡两岸陶瓷大师创作交流研讨活动,获人民网、中国网、人民政协报、福建政府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打响了“世界瓷源·中国永春”品牌,让介福乡这座小乡镇,真正进入了国人的视野,也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据悉,为深度创响“瓷源介福”和“将军故里”品牌,介福乡正在同步实施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和将军文化园项目,项目以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圈为目标,致力于把介福打造成集爱国主义、考古科研、陶瓷游乐、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特色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全乡特色文旅水平。

  科技引领发展现代农业

  平均海拔560米,亚热带季风气候,四面环山,地势平坦……良好的自然条件特征,为介福乡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介福乡以“龙头带动、本土培育、项目引进”为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县前列。

  坐落在紫美村和龙津村的德福生态农业,是我省第一批农民创业示范基地项目,亦是全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作为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德福生态农业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化饲养设备,实现生产全过程控制与监测等自动化,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化、数字化管理,企业先后被列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福建省城市副食品禽蛋基地、国家首批抗菌药减量化试点企业,目前年可产鸡蛋1万吨、鸡肉1200吨,有机肥3万吨。德福生态农业落地介福后,推动介福乡现代农业发展上新台阶。202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2.69亿元。

  介福乡以三产融合发展为导向,引导德福生态农业以“全产业链”为目标,通过蛋鸡综合开发项目、有机肥生产、生鲜农产品冷链储运中心、蛋鸡及相关产业研发服务中心的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省现代农业重要示范窗口。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为推动现代农业形成规模,介福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持续招引现代农业企业项目,福建金鑫农业物联网产业园项目便是其中之一。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规划用地2000亩,拟分三期发展名贵中草药、特色果蔬种植,生物科技深加工技术,农业观光旅游等项目,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500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次。

  除了企业引进,介福乡亦注重“本土发展”,引导新林油茶专业合作社扩大油茶种植100亩,发展优质油茶,打造本土品牌;建成1298亩高标准农田;协助洋金生态家庭农场建设成省级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蔬菜专业培训班,吸引60余名蔬菜种植户参与,为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土地是农业之本,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为全面遏制耕地抛荒发展势头,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介福乡深入开展全乡抛荒耕地整治工作,出台《关于制止弃耕抛荒促进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发放《致全乡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000多份,以“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果则果、种养结合”为原则,探索适合本地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挖掘耕地后备资源,做好400亩补充耕地工作,增强农业发展保障。

  此外,以“六水同治”为抓手,推进介福溪流域、溪岸护砌、河道清淤等整治,建设排洪沟、灌溉水渠、修复水利设施,有效提升了防洪灌溉和水土保持双重功效,保证农田灌溉需求。(文/特约记者 陈雅莲)


阅读上一篇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2024-02-28 16:38:53.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介福乡 夯实基层组织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1-11-02 14:59:15.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