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局

陈元 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链网模式

2021-01-04 17:13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理事长 陈元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越发体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个别领域甚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看距离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比较突出。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表明,金融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催化剂。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不足,既缺乏长期稳定的债权性资金来源,也缺乏成熟的股权融资市场支持企业创新。要进一步提升金融对科技的支撑能力,必须提高对科技与资本关系的认识,促进二者有效结合。

科技与资本关系的演变及发展

科技和资本原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产生源头、阶段各不相同。科技达到一定阶段才产生资本,资本天生有科技的内容,二者关系从分离到结合,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近代以前,科技的发展几乎是科学家孤立的、个体研发劳动的成果,没有得到资本形态的社会财富的直接支持。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科研成果被资本更快地投入产业应用,为资本增值服务,同时资本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与资本开始逐渐融合、相互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逐步认识到科技的巨大作用,按照其意志塑造科技发展的路径,体现为资本对科技的统摄。从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开始,科技进步大大加速,出现了政府积极支持科技发展的新局面,这一时期资本推动科技发展主要有以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负责研发用于军事用途的高新科技——编者注)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贝尔实验室为代表的企业主导模式。

考察科技与资本关系的演变,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信用和资本既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进而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关键力量,其自身也在服务科技的过程中不断演进并孕育了新的形态。贝尔实验室随着AT&T被拆分而衰落显示出企业资本与科技结合的局限性,也证明美国“资本优先于科技”的理念是错误的,但这并不代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败,相反推动了科技和资本的结合进入了新的阶段并形成了互为条件、深度融合的更高形态——科技资本。这个阶段能使科技充分发展,指导全社会消除所有科技盲点,使对科技和规律的崇尚成为全社会超越经济利益的最高标准,也能解决资本的根本问题,促进资本的长期化、普惠化和社会化,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新方式。

科技信用与科技资本

科技信用。传统金融领域所指的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是一种起步于借贷行为的社会关系。科技信用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它源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信赖所产生的社会共识,这种理性的力量使得人们对科技本身,进而对科技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的成果产生信心,并最终成为具有资源配置等信用核心功能的社会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技信用是一种广义的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一部分,不仅代表宏观社会层面的信任和信心,更兼具微观金融层面的各项融资功能。科技领域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点,以及西方发达国家资本支持科技发展的实践表明,科技信用中蕴含的融资功能应以股权融资为主。

科技资本。科技资本是科技信用与资本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科技信用对科研进行投资并预期实现增值的资本形态。这一过程表现为科技信用和资本交易,资本支持科研,获得科研成果,成果转变成收益并使资本增值。虽然与科技的结合并没有改变资本逐利的性质,但却使得资本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具有了更强的系统性发展能力,专注于高科技领域运作成为了科技资本区别于低级资本的主要特征。科技信用和科技资本是国家科研能力的专业化组成部分,科技信用可以配置科技资本,科技资本可以在关键点上聚集科研能力和资本,突破科技瓶颈,形成和延伸科技研发链、产业链,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科技资本体现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和新的发展形态

从科技角度看,资本有机构成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无有机构成的资本,如土地资本等无科技含量的形态;以科技作为外在指导,以产业、工业产出为内容的资本;以科技作为企业发展原生动力的初级形态;以科技市场为对象、资本市场运作为特征但不充分发展的阶段;以国家或全社会资本支撑的科技与资本结合的阶段;从基础研发到各类应用,都能得到国家或全社会资本支撑的、目前尚未出现的形态。这种形态下,资本充分被科技化,充满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充分理性的科技和充分理性的资本,必须也只能由人类命运共同体支撑。

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

基于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我们可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链网模式。

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链、链网及三维链网结构。

科技创新链涉及节点、要素、链路等概念。节点指科技创新系统运作中的一个具体阶段,其运行由一定的主体来执行。要素指构成节点、支撑节点运作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包括资本、人才、组织、文化、政策等。链路是节点之间、要素之间、要素和节点之间的联系。链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和要素,在复杂系统自组织性、自适应性驱动下通过链路建立起来的联系。链有三种类型:基于流程的链,包括科研链、产业链、市场链,其中科研链的核心是验证原理,产业链的目标是打通技术路线以实现产品,市场链的目标是销售产品以实现现金流;基于要素的链,包括融资链、金融链等,其中融资链是对不同节点以不同形式资金进行配置的过程,金融链是以资本为支撑,促进融资链的巩固完善,初始阶段以债权为主,高级阶段以股权为主;基于价值的链,包括以资本收益衡量的价值链和非资本收益(如科研人员的精神需求)衡量的价值链。

现实世界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而是存在着普遍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会从链衍生出链网结构。二维链网是由节点、要素、链及其之间的组合构成的平面结构。从宏观来看,二维链网的典型案例是列昂节夫提出的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表,表中列示的部门—部门(即产业链)之间的矩阵关系就是典型的链网结构。从微观看,每个具体的科研项目、研发产品都有自己的链式结构,进而把不同行业、专业、地区、企业链接起来形成链网。

链网结构由二维发展到三维的内在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复杂体系具有自组织性,在关键要素的催化下,链网结构开始向立体、纵深发展。在二维链网定义的基础上,可以认为三维链网是二维链网在价值的催化下形成的具有复杂系统特性的三维体系。引入三维链网的意义是分析系统在关键要素驱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形成架构的内在动因,并以此为基础剖析运行机制、探索优化系统的方法。如生活服务行业资本含量低、科技含量低、社会价值高;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大科技”行业资本含量、科技含量、社会价值均较高。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三维链网来看,我国科技创新关键节点实力仍然较弱,突出体现在基础科研相对薄弱,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明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点之间、链链之间条块分割,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还有待优化。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几对矛盾。一是短期与长期的矛盾。在逐利性驱动下,资本往往追求短期超额利润,这与技术创新需要大额长期稳定的资本支持存在冲突。二是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传统的资金供给是有限的,侧重于国家重点项目的融资模式存在资金量有限、效率低、项目过多过滥、缺乏科学规划、项目审批权力寻租等问题。三是局部与整体的矛盾。突出表现为企业为实现短期利润而调整经营战略,使得个体获利但整体行业受损,以及下游应用阶段的大额收益不能传递至上游研发环节,价值链未能形成循环补偿等。

解决矛盾需要找到一种体现社会整体意志且自身具有强大实力的要素来驱动整个链网,使其在自组织性的作用下,不断增强节点实力、打通各环节,朝着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方向健康发展,这个要素就是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可以通过顶层规划等方式有效提高社会各界对科技的认知水平,促进科学认知与资本紧密结合,迅速穿透全社会各个行业屏障,重新组织资源,构建自我良性发展的资本市场,将短期利益和中长期利益紧密结合,成为科技进步新的重要推动力。

以国家信用链网化融资模式推动科技创新的设想

科技链网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创新体系,它以国家信用和科技信用为依托,有机结合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将国家信用注入科技研发全过程,使分散、薄弱、盲目的短科研链打通成科学合理、覆盖全局、动态调整的长科研链,将长期资本、人才、政策等创新基础要素吸引、分解、延伸至科技链网的每一个研发节点,实现科技链、信用链、资本链的有机融合,消除信息不对称,分散科技研发投资风险,助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瓶颈和难题,形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介协作共赢的科技生态网络。

科技链网的上游研发段,应实现从以财政拨款向股权融资为主转变,股权资金要向平台和领军企业配置,目标是布局建立科技链网结构,并确保节点上任务明确,人才、技术、科研能力和资本实现节点聚集。股权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股权,如发行国家信用的股权证券;也包括企业股权,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型市场平台企业、创投企业入股;二是企业自身收益转化为股权,以领军企业为主;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出资形成基金,形成股权注资;此外还可以考虑动态资金流中的静态股权来源,如建立一个大型流动存款池对静态股本需求进行融资。科技链网的下游市场段以信贷资本或短期高收益资金为主,主要目标是确保上游布局得以实现最终产品,完成技术到收益的转化,并反哺上游,实现资本的良性循环。

科技资本在链网结构发展的六个阶段。第一,有机构成的链网结构以链为主体,以资本为服务手段。第二,链逐步发育并交织成网状结构,资本链随之生长。第三,先链后网的发育过程互相促进,资本链网开始形成,仍以科技链网为主。第四,资本随链网发展而延伸,最终形成以科技链网为核心的资本链网。随着资本为社会发展服务水平的提升,资本开始逐渐自发地、主动地服务科技。第五,资本链网最终形成完整的源于科技链网的资本链网体系,链网转变为以科技资本为主导,资本的有机构成达到最高级形态,能主动催生新科技创新。第六,最高层的资本有机构成下,科技资本主动发挥作用,自觉与科技融合并服务于社会利益,科技链网的生成、发展就体现为科技资本土壤中健康生长的科技成果。

科技链网融资模式的运行机理可以概括为“二十字”规律。“顶层规划”:通过高层有序地关注不同重点,把各领域学科的重点都扫描出来,组织顶级专家学者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信用注入”:为国家确定的重大科研项目、主体注入国家信用,给予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知识产权、法律等全方位政策支持。“逐层分解”:依托科技规律,采用自下而上自发参与、自上而下竞争性选择的方式,通过上一级节点专家决策,分解形成下一级研发节点,同时相应分解国家信用,最终形成完整的科技链网结构。“资本服务”:资本沿科技链网形成资本链网,在国家信用、科技信用和节点信用的支撑下,根据节点融资需求,给予相应金额的资本支持,主动服务科技发展。同时,以下游市场段高收益反哺上游研发段低收益,实现资本自身安全可持续发展。“科技生态”:链网结构中科技是骨骼,是推动力;资本是肌肉,是支撑力;信用是血液,是生命力;科技链、资本链、信用链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完整的科技生态。

科技链网融资模式与现有科技融资模式的区别。一是动力不同。以资本为主导的旧模式以盈利为最终目标,而链网结构源于科技,以科技为核心框架,以科技理性指导资本的方向,科技优先级大于资本优先级。同时,通过链网结构配置的国家信用可以形成融资优势,以质的优势取代旧模式量的优势。二是作用不同。从总量上看,现有模式资金不足,链网模式能够通过国家信用动员形成大额科技资本。从覆盖面看,现有模式依靠企业信用自发成链,覆盖不全且能力不足,链网模式能够全覆盖。

实施科技链网融资模式的条件和挑战。第一,实施国家信用链网化融资模式的条件。在思想层面,领导层、各级社会组织要认识到科技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在物质层面,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衣食足而支持科技,并在此基础上使科技人员享有最高标准的社会保障。在组织层面,要建立基础科技的终生教育体制,以及涵盖基础实验室、工具实验室在内的、广泛覆盖的软硬件教育体系。第二,实施国家信用链网化融资模式的挑战。一是资金来源问题,新模式需要以国家信用为依托的长期、稳定的股权证券工具支持。二是思想认识问题,科技和资本对彼此了解不充分,现有观念制约了二者的深度结合,因此需要从思想上对科技和资本的融合有正确的认识。

 

阅读上一篇

福建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

2023-11-22 20:09:08.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骆沙鸣 破解农村治理难题激发活力

2021-01-04 17:13:15.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