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封面故事

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8-11-14 15:39 作者:陈小平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泉港区区委区政府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出台《中共泉港区委办公室、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不断丰富惠民服务项目,完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更加充实,保障措施持续有力,公共文化服务高效便捷。

 

     均匀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在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土地使用、建设规模、设计和施工规范以及技术要求等标准,按照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坚持均衡配置、规模适当、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

    全区建有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博物馆拟建设为省级三级馆。区图书馆提升工程连续三年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区财政投入100多万元;全区7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均有一个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主题公园)。人均公共文化面积0.45平方米。已建有50个文体示范点,基本达到要求。

    按照区、镇、村三级联播联控系统建设方案,加强有线广播应急预案系统设备调试,2017年以来持续投入资金完善“村村响”工程管护,功能进一步健全。

    区、镇(街道)、村(社区)根据辖区群众健身需求,重点做好建设公共体育场馆、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登山步道等便民场地设施,提高健身场地覆盖面和人均场地面积,满足群众健身要求。2017年以来,新建山腰街道室内健身房和锦川小区笼式足球场,增设健身路径24条,新建多功能运动场5个,室内健身馆1个,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提升工程2个。体育基础设施覆盖全区101个村(居),人均场地面积1.52平方米。

    重视数字化建设。区级公共图书馆和各镇(街道)文化站全部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建有泉港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官方网、移动数字图书馆、泉港文体旅游微信公众号、文化馆网、北管网等。

    坚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健身的需求。

 

 

    优质供给公共文化产品

  

    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

    引导全民读书看报。区图书馆和7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含农家书屋)全部提供免费借阅服务。区图书馆现有藏书量16万册,人均藏书量(不含电子文献)0.41册(件),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2.8次以上。人均年新增公共图书馆藏量0.06册,人均到馆0.6次以上。全区101家农家书屋藏书17.3万册,每家配备的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有阅报栏或电子阅报屏。建设15个“百姓书房”,2个“文化礼堂”。

   主旋律的电视内容丰富。目前,全区共有5.5万户高清数字电视用户,不断加大有线电视高清网络改造、建设无线数字化覆盖项目,传送数字电视节目15套以上,并逐步增加本市、区电视节目。搭借省市主流媒体平台,与泉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无线泉州“泉港频道”。与福建广电网络云平台联合搭建“泉港之窗”。与泉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连线泉港”。与泉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打造“泉港之声”。其中,“泉港频道”主要通过手机APP全方位、更快捷宣传推介泉港“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新形象,把泉港“主旋律”“好声音”“正能量”及时传播。2017年11月7日投入试运行的“泉港之窗”,在互动云电视平台“县市区风采”专区中,开通“泉港新闻”“行政服务”“人文泉港”“创业风采”四大板块,向全省电视观众推介泉港产业、文化、旅游等特色,进一步提升泉港的知名度、美誉度。

    按照一个行政村一个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要求,2017年放映农村数字电影1034场次。为中小学生每学期免费提供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2017年泉港区电影公司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先进单位。

    近3年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戏剧下乡、戏剧巡演,扶持北管、戏曲艺术团体。持续开展“泉港之夏”“锦绣泉港文化周”和戏剧巡演、北管传承交流等公益性演出100多场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各镇(街道)开展“一镇(街道)一品牌”活动,每年均有5场以上戏曲或文艺演出。出版《咸水腔歌仔戏曲谱集》,分发到各中小学,推进戏曲进校园,加强戏曲知识教育。全年开展送地方戏100多场次。

    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图书馆周服务时间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每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00天以上。全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设施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各类博物馆免费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开放。

 

     

    活跃群众文体活动

 

    每年举办“锦绣讲坛”及讲座培训达20次。文化馆年公益性展览展示13次,公益艺术培训20场次,参与人数达1万多人次。巩固提升百支文艺(民俗)表演队伍、百支全民健身队伍、百人文化协管员队伍、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全区现有文体骨干队伍3OO0多人,其中文化协管员l77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2O0多人。镇(街道)及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博物馆年举办区级展览3次。

    城乡居民依托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公园、健身路径等公共文化设施就近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公共文化体育机构免费辅导群众开展常态化文体活动。2017年开展泉港区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健身气功、气排球、游泳、跆拳道、自行车等15个群众体育项目,近30场次。参与人数达30000人次。文化馆、少体校多次组织开展针对残障人士、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文体活动。

 

     提升文化队伍素质

 

    基层公共文化队伍素质的提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区里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泉港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配备人员编制。2018年新聘用177名村级文化协管员。区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80%。

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党校教学体系,统一免费培训。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委党校联合举办2017年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培训班,全区共有300多人次参加。

    2018年以来,区文化部门与相关协会,组织广场舞、北管唱腔与师资、广场舞、健身气功与太极拳、戏剧表演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村级文化协管员等培训班10期。区级以上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15天以上,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5天。区、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时间每年50学时。

 

     

     落实服务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

    泉港区人均文化事业费29.3元。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运行、免费开放等保障资金纳入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测算、落实当地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泉港之夏”“戏剧下乡”“全民健身”项目推广等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服务群众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编在岗人员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文化中心、区图书馆等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经费列入区财政承担。同时,出台《中共泉港区委办公室泉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完善考评机制,推动泉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上新台阶。

阅读上一篇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2024-02-28 16:38:53.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打造“135”现代产业体系

2018-11-14 11:21:04.0 作者:曾彬彬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