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封面故事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五个示范区”,加快转升促发展

2017-10-23 00:58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凯颁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图/中国泉州综合保税区 (图片由泉州开发区提供


经过20年的努力,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建成经济快速增长、产业聚集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和服务精简高效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纺织鞋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食品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2016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时度势,提出了“五个示范区”建设的总目标,这对开发区资源高度集约、人才高度集聚、管理高度智能、金融高度创新、服务高度优化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五个示范区”中,腾笼换鸟是重中之重,集聚人才是创新关键,智慧管理是发展支撑,金融改革是特色引擎,高效服务是有效保障。



图/任我行公司个性化定制生产车间


腾笼换鸟示范区 :

重在突破发展空间瓶颈,接续转换新旧动能
实现凤凰涅盘、持续发展

近年来,开发区组织开展闲置土地、闲置厂房清理活动,摸清区内空置土地厂房资源底数,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深入开展二次招商,实现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采取“收、调、转、建”四措并举,盘活闲置资产,处置“僵尸企业”,加速项目投产步伐。“收”,即采取政府收储的办法,对已签约并供地半年以上但未开工建设的土地,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收回。“调”,即针对重点企业需要就近建设新厂房扩张产能的诉求,帮助沟通协调调整周边已签约但未建设的土地。“转”,即对建而未用的厂房,鼓励现有业主以转产、转股、转让等方式盘活。“建”,即针对已供地办证完成一期建设但还未满额建设,鼓励和督促企业增资扩建二期项目。同时,复制推广国内首例成功重组的诺奇公司重整经验,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场资源,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两年来,每年成功盘活土地和厂房面积超过园区总面积的7%。比如,成功引进香港昊天公司对诺奇公司进行重整,诺奇公司成为国内首例成功重组的H股上市企业,为各地企业重整重组提供了模板。引入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对区内问题企业SH公司运用“债务重组+并购重组”方式化解资金困难,促进企业重组再生。派克鞋业易主引进投资4亿元的友臣食品项目,嘉庆轻工通过租赁空置厂房1.2万平方米,嫁接高端外贸出口生产企业,有效实现换产换能。利用参与法院“三拍”取得的美加美厂房成功引进任我行穿戴定制项目和丁鼎陶瓷新材料项目。新引进华景、舒柏锐、任我行、聚慧丰、开心米奇等投资项目,由于利用了现有厂房,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快速投产增效,2017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5000多万元。



图/泉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孔繁军(左一)莅临泉州开发区调研非公党建


人才集聚示范区 :

重在解决创新引擎问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人才综合体、完善一套人才政策、建设一所优质学校、设立一项人才基金、打造一支人才队伍,集聚创业创新人才,将园区打造成为各类人才创新的高地、创业的乐土。一是依托2.5产业园,创立了“人才综合体”,建成电商运营中心与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各功能区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二是制定《关于落实人才“港湾计划”创建人才集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及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工作生活待遇配套政策,不断完善人才聚集政策。制定互联网、医药两类产业人才专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互联网、医药两类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三是市二实小开发区分校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完成土地证办理、可研、环评、交评、节能等工作。四是在已设立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下设“人才创业创新基金”作为其子基金的方案,已启动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初步方案已拟定。五是突出抓好人才理念引领、人才管理体制优化以及人才培训培养、激励约束等“四位一体”的人才工作体系,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黑金刚公司董事长阙小鸿成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安记公司林肖芳等5人入选市级“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多个项目;与泉州师范学院共建“青芒”工作室,积极为青年人才搭建实践平台,推荐2名青年人才参评泉州市十大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万龙金刚石申思博士荣获省市青年共青团多项荣誉。



图/泉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锦明(左一)莅临开发区调研


智慧园区示范区:

重在建设智能化的园区管理平台
网络化的企业服务平台和数字化的基础支撑平台
实现园区各类资源有效互连、互通、互动、互生。

开发区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区内已基本实现光纤网络、4G网络、无线局域网、高清数字电视网络全覆盖。一是智慧政务。扎实推进政务“办事全过程网络,服务主动推送”的智慧政府建设,建成多功能政府信息网站和职能部门网上办事审批系统。大力推进OA系统、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构建“互联网+政务”平台,实现无纸化、信息化办公,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二是智慧建党。创建园区“智慧建党”平台,推动非公党建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在线开展党费收缴、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发展管理、党员教育培训、互动交流等服务,促进党建信息资源有效联通、共享利用,实现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层级化、痕迹化、动态化管理。三是智慧民生。建立民生社会事业服务平台为常住及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便捷的计生、卫生服务办证、宣教、教育等互动服务,完成智能图书馆、共享单车、小黄人等智慧民生工程,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四是智慧产业。实施“百千5311”计划,完成5条数字化生产线和116台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推广使用。黑金刚企业的产品被纳入2017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并被认定为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含智能制造设备)企业。



图/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翔峰(左一)莅临开发区调研


金融改革示范区:

重在构建融资功能完备、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区域资本市场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开发区以打造立足泉州、辐射全省的区域资本市场为目标,以构建多功能融资服务平台、集聚金融要素、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企业改制上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为重点,不断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有效服务发展实体经济。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抢抓“金改”机遇,搭建了股权投融资服务、交易、推介三个平台,形成金融服务综合载体,企业股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与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委托债权投资业务与挂牌企业投融资路演,为广大企业提供迅速、灵活、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设立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应急管理中心,为挂牌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

二是聚拢金融要素。通过不断优化泉州股权投融资服务中心、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三个平台”建设,累计引进70家投资机构,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累计挂牌企业554家,新增融资额18.16亿元,累计实现直接融资32.76亿元,海金中心实现融资118.33亿元,挂牌企业和融资额居全省各地级市首位。

三是拓展金融业务。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业务,目前,累计成交2074.5吨,成交金额6316.7万元。发行51只债权、债券及其它金融产品,募集金额达211.27亿元;为海峡银行等多家银行完成多笔信贷资产、不良资产挂牌流转服务,涉及金额达145.7亿元。



图/时任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荣洲(左一)为安记公司在A股上市鸣锣


高效服务示范区:

重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有效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泉州开发区持续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推进阳光审批,审批环节大幅缩短,审批效率快速提升,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12.5%,压缩率位居全市第一。一是建立审批流程动态调整机制,对简易审批服务事项明确实行“即收即办”制度,对复杂事项承诺时限统一压缩至法定时限35%以内,对不需要专家论证、技术评审、现场勘查的复杂审批事项原则上一律将审批环节压至3个以内,全区各项行政服务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二是全面推行“清单管理”,通过政务信息网和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公示栏给予公布,主动接受企业群众监督。对全区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公布让群众“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63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即办事项,在符合法定要求前提下,群众只要备齐材料,最多跑一趟就能办好。三是优化服务机制,坚持“区内事,日内结”原则,设立上门服务企业中心,制定上门服务企业工作流程图,开通24小时专线电话,专人提供“快递式上门服务”,形成从接电受理到办结反馈全过程的快速反应机制,成为全省首个全天候全区域全覆盖的上门服务品牌,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全市绩效考评公众评议得分排名第一。四是构建新型商事制度,推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等多项举措。全面实施“五证合一”改革,推行“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登记新模式,建设电子证照库。以“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的服务理念倒逼各部门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重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有效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泉州开发区持续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推进阳光审批,审批环节大幅缩短,审批效率快速提升,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12.5%,压缩率位居全市第一。一是建立审批流程动态调整机制,对简易审批服务事项明确实行“即收即办”制度,对复杂事项承诺时限统一压缩至法定时限35%以内,对不需要专家论证、技术评审、现场勘查的复杂审批事项原则上一律将审批环节压至3个以内,全区各项行政服务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二是全面推行“清单管理”,通过政务信息网和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公示栏给予公布,主动接受企业群众监督。对全区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公布让群众“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63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即办事项,在符合法定要求前提下,群众只要备齐材料,最多跑一趟就能办好。三是优化服务机制,坚持“区内事,日内结”原则,设立上门服务企业中心,制定上门服务企业工作流程图,开通24小时专线电话,专人提供“快递式上门服务”,形成从接电受理到办结反馈全过程的快速反应机制,成为全省首个全天候全区域全覆盖的上门服务品牌,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全市绩效考评公众评议得分排名第一。四是构建新型商事制度,推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等多项举措。全面实施“五证合一”改革,推行“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登记新模式,建设电子证照库。以“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的服务理念倒逼各部门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阅读上一篇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2024-02-28 16:38:53.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将创新进行到底,担当尽责勇跨越

2017-10-23 01:33:45.0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凯颁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