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花雨

蓬壶圩日

2017-10-22 23:21 作者:王南斌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赶圩场面

赶圩,在许多地方已成为一种远去的记忆,而在闽南重镇永春县蓬壶镇,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圩日的由来

圩日,是南方农村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人们到集市上交易、办事就叫赶圩。赶圩是农耕时期的产物,有着深厚的地方特色,也成为当地乡民经济社会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唐柳宗元 《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峒 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寰宇记》谓“容州夷多民少呼市为虚”众多古籍对圩有记载,圩的形成至少在唐朝之前。蓬壶仙洞山有座炎帝庙,为1400年前由南宋陈后主之子陈镜台所建。据蓬壶陈氏族谱记载,隋代灭南陈,南陈后主之子陈镜台带领家室逃难到此居住,在此建真宝殿祭祀神农大帝。带来了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赶圩的习俗也就带到蓬壶来了。可见西晋以来“衣冠南渡”中原士庶避乱南徙,也带来了中原文化。蓬壶圩日的形成,正是中原文明的延伸。加上蓬壶特殊的地理位置。蓬壶是一个小盆地,四周青山环绕,山顶村距集镇有10来里,山上村民的农副产品都是在圩日到集镇集中交易,再买回所需的生活用品。这里每月逢1、11、21为圩日。圩日的集镇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季节不同就有丰富的时令产品应市,人们各有所需如期赶圩。赶圩是物资的交易,也带来了信息和观念的交流,促成文明气象。

蓬壶位于闽中南要塞,离沿海百余里,又临近安溪德化大田永安,是山区与沿海交界处,晋江上游重要贸易集镇。早在宋元以来,大量瓷器、茶叶、香料在蓬壶聚集,经五里街许港码头沿桃溪入晋江,在刺桐港装船沿海上丝绸之路出洋。这里是山风与海涛交响的地方,在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留下闪光的印记。

圩日有浓浓的人情味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可以找到许多在现代生活中渐渐消失的物品,如菜篮、竹扫、簸箕、手工铁器、手工织布,还有纯黑毛兔、竹鼠、冬米粿、鼠壳龟、贡糖、魔芋、淮山、糟菜、红菇、金桔大桔等原生态特色之物,以及沿海外地贩来的海产干品、时尚用品等。在乡下,还需要粗大实用的农具用品,最是农忙季节,这些用品更是应市而出。城里人知道圩日有大量的农家种养的绿色产品,就会赶来购买或成批贩走。乡里人卖完货物换回所需物品,也带回了山外开放而鲜活的气息,城里人带回的是则是山里淳朴的情怀。交易久了,陌生变亲切,有些顾客还会锁定卖主,彼此留下的是更多的信任和诚意。以前没有手机电话,如果隔几个圩日没有遇见,还会相互打探去向。这样交流的
直接体悟有着浓浓的人情味,是别的交易方式无法替代的。

赶圩是蓬壶的节日

圩日已成为蓬壶的节日,特别是三角街建成之后。三角街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蓬壶五大姓集资建造。三条街为“人”字型,互为120度角,三角向中,且街心略低,寓中库聚财,故名三角街。建筑采用三层骑楼式,走廊可避雨,门窗各异,白墙乌瓦,中西融合又极富闽南特色,为民国时代闽南地区集镇建筑中最科学而美观的杰作。三角街建成后,渐成集市,市场逐步兴隆。当时三条街功能各异,蓬苏路主卖肉类、禽畜;蓬达路主卖竹编、木作;蓬锦路主卖蔬菜、食品。三条街有着的不同特色和气味,集纳着多彩的市井生活场景。

早年人们将赶圩作为一种节日,山里人在这一天着意打扮一番,带上干粮以及准备交易的物品,高高兴兴赶圩去。年轻人渴望在圩日“艳遇”,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人们在人山人海的圩日里各有所得。

随着农村逐步走向城镇化,1990年代在双溪口南岸开始兴建商住新区,采用现代风格与闽南特色结合的建筑风格,多条街道各色店面,衍生一派重镇繁荣景象。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赶圩这种交易方式却一直保留下来,从三角街迁至新区,适应着不断增长的人流量和交易量。

一个现代与传统并存、时尚与怀旧同在的集镇,给人们带来对生活更多的的感念。


图/街景一角

阅读上一篇

国内首座单体最大的乌龙茶智能工厂

2024-07-25 15:54:30.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科技尚品》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留从效: 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名垂青史

2017-10-22 22:59:05.0 作者:钱永新 林联勇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