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封面故事

航标晋江雁塔探源

2023-11-17 21:51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社

航标晋江雁塔探源

 

作者简介:苏德义,泉州市第十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中国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市场分会会长、福建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 

 

(《丝路纵横》杂志社 文/苏德义 苏志强 )北宋以前,泉州周边都是大海,水深比现在深得多,其刺桐城区面积很小。到了唐宋地壳上升刺桐城变大,现今的晋江市池店镇柴塔村山下在当时仍是一片海水弥漫,但港头与山川相接乃是天然之良港,故泉州在宋元时期设立了南关港成为海丝起点的城市。

 

雁塔的由来

 

唐永徽三年间 (公元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故主持修建了“慈恩塔”又名“大雁塔”。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故称“文宣王庙”或“文庙”,先时以庙建学宫,即后世古代私塾书院的前身。

在唐神龙中宗李显年间,有一位学子叫韦肇学子进帝京长安考取进士后,兴奋地跑到慈恩寺下挥毫泼墨,将自己名字谓之写在慈恩塔身上。

此后,此举民间活动受到皇家推崇与肯定,被朝廷正式命定为官方仪式,凡是进京录取进士的学子,皇帝都要亲自在慈恩寺塔南边的曲江杏园赐宴,宴后新科进士们共游曲江芙蓉园,皆到西边慈恩塔壁上题上自己的名字。

由此,唐朝廷就将都城长安著名的慈恩寺塔又名为“雁塔”,并传圣旨在科举发达地方多建雁塔,以激励士子青云之志。

由此,民间具有“求功名时拜文庙,金榜题名拜雁塔”的文运之风俗,此风俗一直沿袭到了清末废止传统的朝代科举制为止。

此后效仿者众多,成为学子文运的一种时尚,就连大名鼎鼎的诗人白居易,在20岁进京中考进士后都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在慈恩塔赋诗题名。到了北宋初期,雁塔题名风靡一时,宋代的苏轼、苏辙等诸多名人,及进士第先后都在大雁塔题名。随着民间“雁塔题名”延续已成为固定化的典故,渐衍变为朝廷行为并成为制度。

当在晋唐的时期,泉州府也不例外奉行建造雁塔。摘自原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史学界教授),著有“话说泉州”论文中的原载:俗话说,有船还得有航路。提起海上丝绸之路,话题自然离不开航线。说到海上航线,也离不开航标塔。蔡永蒹《西山杂志》有泉州地名“青芒”“柴塔”的记载:泉州南门外十里顺洲铺七乡之一曰柴塔,晋唐之际,乃泉州湾河洲之隅也。唐光启三年(887)进士陈峤,东石陈厝人也,为殿侍御史之归,误以为泉州湾作围头湾也,即于其阜造塔日雁塔,凡泉州文士俱题之名焉。…这段史料记载“柴塔”地名之由来:唐光启进士陈峤归闽时因在海上迷航,“即于其阜造塔曰雁塔”作航标。“雁塔”的作用有二,其一作为唐代泉州航标塔 ;其二,雁塔题名,“凡泉州文士俱题之名焉”。雁塔初为五层木塔,“柴塔”地名今犹在,亦是泉州海丝史迹航标古塔重要遗址。

据相关闽王王审知文献记载:唐光启至五代梁贞明(886916)年间,王审知帅闽时征光启三年进士陈峤为大从事。而闽王王审知对儒学、佛教文化感恩,以及重视海运通商,大力倡建寺塔,孔子文宣庙。先后建成福州鼓山涌泉寺,泉州开元寺,福州开元寺,西惮寺,莆田囊山寺、同时修建佛塔如于山白塔、乌山乌塔,而泉州东西塔系王审知帅闽时从福州泛海进木修建木塔,后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

《八闽通志·莆田山川》记载:陈峤,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声显赫,使他身世更加具有神奇色彩,陈峤可谓“天上文曲星下凡”,名动京师,官京兆郡参军。司空王审知主闽,委以大任,授予大从事、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升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辅佐王审知治闽,益贤其参画。





航标晋江雁塔在柴塔村建筑中留下的痕迹一瞥

珍藏在泉州市图书馆,清代年间有陈氏后人陈允锡修编鲁陈宗谱三券记载:明万历丙戌四年(1576)二甲进士,十八文魁第一人,官升至大中大夫,钦命广东提督学宪、进阶承德郎、湖广布政使司、升参礼二部郎中章阁的陈氏进士陈鸣华,有撰文《重修龙兴里木塔记》记载:出城南门十里,为下辇铺,迤铺稍西为龙兴里,吾陈素履、愧庵、陈恪三世坟在焉。陵墓右边有一亭、左边有一庙,左肩上有木塔五层,与紫帽霄塔秀爽相迎,是塔兀然,为文笔所钟,有看塔人,木塔壁上有碑文筑之“前句模糊不祥---,今壞子孙有志当勉励”科举活动的题词。

《重修龙兴里木塔》记述的雁塔科举题词之说,恰好与清嘉庆《西山杂誌》记载:唐光启丁未科进士陈峤归闽时,误以泉州湾作为围头湾,即以其阜造日雁塔,凡泉州文仕俱题之名焉的之说相对吻合。

蔡永蒹《西山杂志》还记载:雁塔,五代未坍,宋治平进士陈端修建五层木塔于文宣庙前也。南宋嘉泰陈宗衢等三进士共修文庙木塔也”。明代天启年间龙兴里陈氏修塔,蔡氏独修文庙。  

 

晋江雁塔的沉浮

 

在当时,泉州造船业非常发达,已有与番国在海上来往通商,泉州盛产瓷器和茶叶备受番国青睐。伴随着海运的兴起,逐渐取代了汉唐骆驼陆运的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海丝通商繁荣昌盛,南关港口号称东方第一大港。番国商船舶经法石(蟳埔)、和风里(溜石),停泊在古城南三个小诸洲边一带,番国商船驶入刺桐南关港,唯一只有龙兴山上雁塔的位置最高,才是最近距离最适宜作为引航的灯塔。

位于泉州城南德济门对岸十里许,有座海拔30米的小山叫龙兴山(今晋江市池店镇柴塔村)古称龙兴里。唐宋时期,龙兴山早就有风水学之说:清源山和紫帽山乃是龙尾,柴塔山是龙身脊,东山和溜石崖是龙首,故龙兴山因而得名。

龙兴山周边的南部有狮山九十九溪北畔。沿九十九溪的周边有池店村(风池里),潘湖村(登瀛里),仕春村(徐公店)下辇村(行辇里),清濛村(兴贤里)。故属泉州城南面方圆十里余的古村故地,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在泉州,自古就有五塔护鲤的风水学说法,这五塔便是鲤鱼穴中心开元寺的东西两塔、紫帽山上的凌霄塔、柴塔村的古雁塔、以及溜石村的江上塔。

一般古塔高耸挺立,点火时很远就能看到,所以有很多国家造塔作为港口码头航标重要标志。

在古代,塔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民众镇邪魔妖,举行各种祭奠活动的场所,其“导航引渡”功能尤为重要。

刺桐城内的东西两塔,始建于唐代垂拱二年(686),称为佛塔。

雁塔,始建后唐梁贞明年间(910),(距今 1105 年)。

凌霄塔,始建明代嘉靖元年 1566),(距今有465年)。

江上塔,始建于明万历46年(1624),(距今有397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古雁塔高五层,矗立于城南外龙兴里即柴塔村后山,也称文运塔,为何取名叫雁塔。因为,在唐朝神龙中宗李显年间,进京赶考的仕子们中考后喜欢到长安慈恩寺雁塔赋诗题名,“雁塔题名”受到唐朝皇室推崇与肯定,一直流传下来直至北宋,“雁塔题名”风靡一时,朝廷传旨在科举发达之地广建雁塔,以激励仕子青云之志。

据清乾隆三十年间中国方志刊本《晋江县志》第82号第3233页《海潮汐附》记载,描绘清乾隆年间泉州城南雁塔山下的状况:“沿晋江而旁入小港者则下辇港自东山港而入,以至清潆有店头港自石笋东下洲而入,以至浦头有新亭港自石皮西闸而入,其余则细仄支流,有不可胜记矣”。此记载,证实了在清乾隆时期,龙兴山下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北宋时,刺桐城南对岸的下辇港、清潆店头港之间,有龙兴里的柴桥头、下辇里的牛屎桥、兴贤里(清潆)的旌贤桥。其三个桥的古渡头与城南德济门、蔡洲、富美的古渡头相对接,是古民进出刺桐城舟渡唯一停靠对接的渡口。随着海丝逐步兴起,位于晋江水畔两岸古渡头一带均是海丝繁忙的商埠地。番货进聚宝街贸易在富美码头装卸,番货销往晋江、同安、漳汕等地域,停靠在龙兴山下古渡口卸货,再靠马车陆运到城外各地扩散贸易。 也有番国商人居住在龙兴里专属地“番仔下”,后改称番客下,是海上丝绸之路番货重要的中转集散地之一。


晋江市池店镇柴塔村古建筑中的对联一瞥

据清嘉庆蔡永蒹《西山杂誌》记载: 唐代建造的雁塔,在五代末因战乱中坍塌,至北宋赵曙治平二年(1065),有陈氏后人己巳科进士陈端(晋江籍),修建木塔五层于(孔子)文宣庙前也。

北宋治平二年重建后的雁塔,具有“近看顺济桥南关港,远眺开元东西塔”之称,灯塔高度与射程满足海丝航标视距的需求,作为南关港唯一航标灯塔,引导海丝万国船舶进入南关港。

雁塔重建后的22年间,北宋朝廷在元祐二年(1087)首次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即正式接管了刺桐城的南关港口,并指派管理人到雁塔山上常年轮流守护灯塔(现有守塔人遗址)。自此后的雁塔,一是为官方录取进士及第举行仪式活动之用,二是为刺桐南关港起到海丝航标灯塔。

 

晋江雁塔的历史痕迹

 

宋元时代,刺桐城一条内沟河经伍堡溪、破腹沟至水门市舶司,将蔡公洲(金山)与城区隔开。伍堡溪及破腹沟正是漕运河流,万国番船靠航标雁塔指航,入湾后驶往南关港,经浔埔海口-法石渡头-溜石渡头-富美渡头-顺济桥尾洲-外洲(华洲)- 蔡公洲(金山)渡头一带停泊。下小船驶入浯堡溪-破腹沟-过水门市舶司办完关证后,集中在聚宝街、车桥头一带自由贸易。外销的番货,停泊在龙兴山下的番货仓库陆运中转。

以上的地标使得刺桐南关港口,形成一个完整的贸易线路体系,这就是海丝起点之一的刺桐港主中心的位置。在宋元时代,后诸港是侧重于海防屯兵的港口,南关港是侧重于世界性商业贸易的港口。

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厅正中悬挂一幅大型国画,此画出自画家李硕卿之手,他引用宋朝诗人李炳所作“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诗词的下句作为此画标题。“苍官影里三洲路”指就是顺济桥两岸的桥尾州、外州(华洲)、蔡公州(金山)一带。

画面展现了南宋嘉定年间江面上千帆云集的繁荣景象,画中出现了北宋年间位于龙兴山上五层高航标雁塔,其方位与雁塔现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记载的五层相对吻合。

这座距今1105年航标雁塔的原型,确认了当年刺桐港中心位置就是在南关三洲路畔一带,同时也印证了雁塔对海丝之路起点南关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航标作用。

 中国海交史研究会顾问、省文史研究馆员、省历史学会常委、泉州历史研究会会长、泉州文史专家陈泗东记载: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是宋代诗人李邴名作。李邴为什么会以“苍官”自喻?其实凡是泉州与厦门之间的旅客,人人必须经过三洲路。泉州南门临江处有一座顺济桥。桥南附近有三个小洲渚,名叫桥尾洲、外洲和蔡公洲,那里平野空阔,江水弥漫,芳草丛生。

此国画以名诗的上句“苍官影里三洲路”作标题,是指海丝起点确切的地名(古刺桐城主中心位置)。此处城南晋江两岸边的三个小诸洲,不但风景秀丽,并且舟辏辐,静态的芳草和动态的舟车交织在一起。明代榜眼尚书黄凤翔就描写这里:“贾客迎风催棹急,游人待月放舟迟”,以动静对衬,闲忙相比的笔调,使人们更觉得三洲路上,既有万国梯航之豪情。还有诗云:“一湾秀水拍三洲,雁塔枕江江自流;芳草幽香天外去,仙人托梦下凡丘”。是形容宋明代刺桐城十景之四的景色。

三个小诸洲其中的外洲(今华洲),隔江与聚宝街待目相望,番船舶停泊南关港后,皆是商人往右岸聚宝街入驻贸易,珠宝香料等货物堆积如山;凡是船老大及水手云集入驻于华洲驿站,故华洲的驿站甚多,一条南北向从奄尾口至后桥渡头长350米。

在宋元年间,刺桐城南内外号称著名华洲99间宋路街,是专供番国船给养的店铺,如麻绳竹杠、藤笼鱼框、锻造锅鼎铺、猪肉铺、五谷粮油、盐酱陈醋、珍园酿酒、发顺甘味、旅顺餐馆、木偶戏四美班、善德中药铺、典当行、荣瑞布匹百货、金禇迷信品店、寿板铺、荣来粘纸店,骡马坐骑及驿马遏棚等,皆为市井十洲人,热闹非凡。

跨过后桥头就有一片浮屿平地(今供销学校前),古称为“瓷仔埔”。后桥头的桥面是采用厚实大条石板材铺就而成,至今还可找到后桥头的遗址。古渡周边全是装卸遗留瓷器的碎片,番舶进入南关港停泊后,属于城外的德化陶瓷由陆路运至永春县,再由东溪顺流而下运至华洲后桥古渡头,瓷器装入番船后,出溜石湾、沿着东海、经南海、跨印度洋、太平洋而走出全世界。

当这位太师爷李邴,在南宋年间徜徉在晋江南岸外洲宋路街的三洲路畔之际,顾影自怜,看到海潮一涨,万国番船随潮开进刺桐南关港,停泊在三洲路畔的码头,洋溢着宋朝中兴的气象,内心便无限快慰,于是笔锋一转而成“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名句了。

李邴,祖籍山东济州后迁居遂为泉州人,生卒(1085-1146),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累迁翰林学,终老卒于泉州。当诗人李邴活着的年代,新桥还未建造,到他死后65年的嘉定四年(1211)太守邹应龙才造了顺济桥。

顺济桥全长338米,宋代石船型桥墩31座,桥北原特设段木梁桥,有警即吊起,以御倭敌寇。南端桥堡上置雄镇天南四个字。此桥连接了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是出入古城的主要的通道。

70年代,“后渚港之说”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城南的江面太窄,无法驶入和停泊大型海船,不可能是中心港区。但“南关港之说”观点的支持者则认为,宋元时晋江下游江面远远比现在广阔,只是数百年来泥沙淤积,才让江面宽度缩小。这成为后续年代史学界不同派系各说各理争议的话题。

由此,泉州很多的史学家为考证刺桐港中心位置,花了半辈的心血而发表了“刺桐南关港之说”的论文,还有宋元时代来自海外著名游历家到过南关港、聚宝街、顺济桥的史记载,都具有充分理由指向古刺桐港中心位置来自南关港三洲路畔一带。   

70年代以来,对泉州史学界争论不休“刺桐后诸港之说”,“刺桐南关港之说”的两个课题。泉州海交馆原馆长王连茂认为,古刺桐港的中心由城南直至法石一带的沿江码头所组成,“后诸港即刺桐港中心港口”的说法缺乏足够证据。“三洲”位于晋江之畔,也就是元代阿拉伯著名旅行家伊本巴都他所记刺桐港 “大船数百,小船无数”的停泊处。

也有元代庄弥邵有《罗城外壕记》所记载:“一城要地,莫胜于南关”,四海船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的港口方位。

可见,刺桐南关港航标雁塔,就如福州马尾港的罗星塔一样,早就被列为世界地图上重要航标之一。


 千年柴塔古村落文旅规划图

航标晋江雁塔重建历程

 

自北宋治平二年(1065),雁塔重建后的22年,朝廷在元祐二年(1087),首次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自此,航标雁塔正式由市舶司辖管,指派专人到塔山上常年轮流守护,现守塔人居舍遗址尚存,与清康熙三十二年陈允锡修编的鲁陈宗谱三卷,有龙兴里陈鸣华《重修龙兴里木塔记》中记载有“守塔人”相对吻合。自此后航标雁塔,历唐经宋元明清五朝代,海丝从海上初始换货交易逐渐走向鼎盛辉煌,都有雁塔航标灯亮的每一天。

雁塔自市舶司接管后经历了137年又塌之。据西山杂记记载:“南宋宁宗赵扩嘉泰二年(1202),有陈宗衢、吴朝章、赵汝恕,于九月十五日共修文庙术塔也”(赵汝恕、吴朝章、陈宗衢系同为傅行简榜进士)。

宋宁宗赵扩在位30年期间,曾授宋太宗赵炅八世孙赵汝适(泉州人),以朝奉大夫来泉州任福建路市舶提举(市舶司设在泉州),赵汝适在任内重视海上通商,使泉州海外贸易达到最为鼎盛,在任内23年期间,利用闲暇撰《诸蕃志》,撰完于宋理宗元年(1225),著述宋元泉州贸易与各国友好交往的重要文献,并被纳入清四库全书之中。

雁塔自宗嘉泰二年(1202)重建后,继续为海丝南关港服务了423年,至明末天启七年(1627),龙兴里塔山上的文庙与雁塔,因年久庙又破损塔已倾圮。此期间,正逢明末清初年间倭寇兴起实施海禁,泉州市舶司随之迁至福州,故塔山上航塔及文宣庙未受朝廷官府重视,得不到修缮。

由于龙兴里陈氏的先辈三世祖坟墓的风水穴位,得助于雁塔镇邪佑护祖坟之神灵,使得陈氏后辈五世其昌、科甲蝉联。陈氏后人感恩雁塔护祖坟风水之功勋,同时也因担心雁塔倒塌会失去祖坟风水之灵气,故由陈氏出资主持修建雁塔,蔡氏主持敛钱独修文庙。

清康熙三十二年陈允锡编制鲁陈宗谱载有:明天启七年间,陈氏后人进士陈鸣华撰文《重修龙兴里木塔》记述:木塔五层,是塔兀然,与紫帽凌霄塔秀爽相迎,或曰文笔所鍾,——近年塔就倾圮,吾陈谋敛资重修鄕七十两,购陶砖名工匠层营而级砌之,乡人助役七十余日,砖塔之焕然一新。也而初建兴工时掘地得一罂,内藏镜一,开元钱盖以砖书,刻字雁塔始创于宋治平二年(1065)秋九月初七日。曰重架嘉泰口口字剥餂难辨。随将镜元开元钱复纳瞾中而埋之旧处。

清代蔡永蒹撰文《西山杂誌》的记载:“明天启葵亥,陈氏鸠资七十两修木塔,而蔡氏独修文庙”。还有《西山杂誌》记述唐代光启进士陈山峤始建雁塔、北宋治平进士陈端重修五层高的雁塔。

正因有了这些记载,后人才能够确认雁塔几次重修的日期。

《重修龙兴里木塔》还记述:“雁塔,明天啟七年四月十九日落成,重修工莹出吾陈,故详记之时。董其事者为吾陈家孝廉鸣瑜、位奎、昆奎、景奎预焉余,鸣华则与二伯氏八十五舆虞啟道齐鸣仝观厥成云”。

雁塔竣工落成之吉旦时天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人们浩浩荡荡赶赴龙兴里参加竣工庆典。其中有陈氏后人陈鸣华:(明万历进士)、陈位奎(明万历进士)、陈鸣烈(明万历进士)、陈鸣瑜(明万历举人)、陈景奎(明天启举人)、陈晶奎(明万历举人)和地方官员,以及各地仕人进士等参加竣工庆典。

雁塔的一生765年中,经历了始建和三塌三重修,《西山杂志》记载:清康熙二年,攻陷蚶江,大将吴全炮轰清兵,雁塔被毁,清乾隆末,议修不果。

自雁塔始建以来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雁塔曾受自然灾害和战乱的影响,雁塔修建了四次,经历几度兴废,史迹犹存。

蔡永蒹《西山杂志》记载:雁塔于唐光启丁未科(887)由进士陈峤始建;雁塔于五代未坍,宋治平(1065)由进士陈端修建木塔于文宣庙前也;南宋嘉泰二年(1202)坍塌,由进士赵汝恕陈宗衢吴朝章共修木塔也;明天启癸亥(1202)由龙兴里进士陈陈鸣华出资修塔,蔡氏独修文庙;清康熙二年(1663)由于郑成功反清复明,屯兵桃花山作为基地攻打泉州府(史称桃花山之战),部将吴全将军与守泉东郊清兵炮战雁塔毁于炮火之中。此后,因反清复明势力时刻威胁清廷统治,而清初集权不是为了生产经济的效率而是为了统治的稳定,加上边海倭寇及海盗入侵,故在清初就实施了海禁,因航标雁塔属是沿海重要标志性建筑设施,故在清朝乾隆年间,朝廷众议重建雁塔未果并下旨不得重建。

《西山杂志》记载:雁塔到了清康熙二年间(1662),因郑成功部将吴全将军在反清复明时与清兵炮战(桃花山之战),雁塔毁于炮火之中。

由于反清复明势力时刻威胁清廷统治,而清初集权不是为了生产经济的效率而是为了统治的稳定,加上边海倭寇及海盗的入侵,故在清朝廷初就实施了海禁,且航标雁塔同属是沿海重要建筑标志性设施,故在清朝乾隆年间,朝廷众议重建雁塔未果,并下旨颁布不得重建。

 

设置刺桐南关港

 

唐五代时期,福建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 90%以上,交通闭塞,制约了物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晚唐之前,闽王王审知大胆改革,福州罗城城池面积扩大7倍多。其二弟号令其泉州节度使的二弟王审邦扩建泉州刺桐城池面积,达3倍多。泉州子城的始建或早于福州罗城的始建,完成于五代时期。

节度使王审邦扩建城时“且绕城种植刺桐花”,此后,泉州以刺桐城之名闻名于世。

从刺桐城的东南海岸上,一条出海口的江面从法石、溜石的中间处撕开,这条江水顺着南岸海口,经龙兴山、至九日山,称谓为“晋江”。

晋江的之称始于西晋 280 年左右,中原板荡,五胡乱华,晋人继续衣冠南渡,他们来到晋江、洛阳江两岸居住地休养生息,成了规模最大的中原河洛移民。

此时,南渡晋人时常念及中原故土的晋朝,便将居住地的二条水源分别冠名为晋江、洛阳江。同时,他们所带来的语言文化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

泉州城西南面依托九日山,九日山之北、西北有永春、德化和安溪等,巽龙枝龙戴云山和晋江上游两支流(东西、西溪),向南、东延伸。

城南德济门对岸有下辇港的牛屎桥、清潆店头港的旌贤桥、龙兴山下的柴桥头。其三个桥的古渡头与城南德济门、蔡洲、富美的古渡头相对接,是古民进舟渡进出刺桐城唯一对接停靠的渡口。

唐宋交际间,城南德济门外有距下辇港、清潆店头港,直径的江面足十海里有余,实乃适合国际海交贸易之良港条件。

据王审知墓志里记载:在闽开发海上贸易的“尽去繁苛,纵其交易”,劝民从商,尤重招徕外商,为繁荣福建贸易铺平道路。

王审知眼看大把税钱将落入官府口袋,当然非常高兴。借助了神灵之力劈开福州甘棠良港,和选择泉州城南濒海口深入山川大港,港头与山川相接乃是天然之避风良港,因而设立了商务与对外贸易管理机构。

由于避风良港的地理优势,又是对外贸易重要的关卡,故将避风港命名为“刺桐南关港”,一直沿用下来。

此时,原在沿东海岸线蚶江林銮渡一带码头停靠的番船全部进入南关港自由贸易,番船在新开辟的避风良港停靠交易,以此免受外海强力台风而降低了沉船的风险。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泉州的海外贸易规模日渐扩大,成为南国广州、泉州的两大世界贸易口岸。

 

航海家林銮

 

唐开元八年(720)年间,航海家林銮因五胡乱华避兵祸,随先祖林尚书自河南洛阳沿水路南下,卜居泉州城南晋江畲家寨东开基,故称其地“东石”。常言道“北人跑马,南人行舟”。

此时,航海家林銮凭借着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契机,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航海家林銮就拥有大船数十艘,航行东达夷州、琉球;南达菲、蒲端、甘棠、渤泥、三佛齐;西南达维力、扶南、占城、交趾一带,起初就在茫茫的海面上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时因“蛮人喜彩绣,武陵多女红”,因以彩缎、竹编、陶器等换回楠木、象牙、茴香、犀角、樟脑为多的常规交易。

此时,林銮为改变海面上以物易物交易方式,故林銮在唐开元年间(公元 713741 年)用了近 20 年的时间,造供番船停泊装卸的石湖码头,并从围头港至石狮市宝盖山东海岸线上,请工匠周仰在沿海岸建造大小共有七塔作为引航的航标。

同时,建造七塔和修建码头,造成后更使林銮如鱼得水,从海上交易方式直接移泊到东石澳、后湖窟、桂林港等码头一带各港口装卸进而贸易。此举,引来番舶以减少远航海上交易而二次搬运烦琐劳力的行为。(到了北宋(1111-1117年、11311162年),后人先后在原七塔其中位置择选修建大型的万寿塔、姑嫂塔。

唐天宝年间(公元 742755年),林銮命王尧在后湖窟造船,船材多来自渤泥(北婆罗州)。据载,船长十八丈,高四丈五尺余,宽四丈二尺,作圆尖形;主桅高十丈,分上下二层、十五个货仓,可容载货物三万余担。

因此,林氏家族的海上贸易发展至唐乾符年间(879),林氏家族已有船队百艘之多,海上贸易昌盛,因经商有法,往来倍利,世称百万之誉。此间,唐王朝特在泉州设立参军事(五代至宋初改称提举市易务)管理海外交通贸易的事宜。

 

重建雁塔是一个历史使命

 

潮起潮落,斗转星移,沧海浮桑田淹没了苍官影里三诸洲。当你穿越历史时空回眸逝去遥远的岁月时,海市蜃楼变幻泉南南片区成了事实,不禁惊叹这片沧海是否曾经演绎过海丝起点。

重建雁塔,重塑和填补海丝遗存,是一个历史使命,以雁塔点燃海丝圣火起源地为背景,增添大泉州古文化的色彩。

千年泉州饱受朝代更迭起落兴衰全过程,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泉州市舶司早在北宋时期就制定了国际自由贸易规则和秩序,主宰着世界历史 385 年话语权。

荒芜是古道,变幻是时空,唯一留下是史诗真谛。以传承优质遗产自带光环的基因铸成了“泉州精神”,激发了近代史泉州闽商爱拼才会赢闯遍了世界,影响了世界。

申报海丝起点城市世遗成功,千年柴塔古村落也将成为国家级旅游景点,成为世界游览胜地,再显海丝与雁塔的曾经辉煌,为史学界探索这段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佐证。

航标晋江雁塔探源,截取了历史过客匆匆已断层的片段,和发生在古刺桐城海丝起点的某个被遗忘节点。或者,在重塑和填补海丝遗存再创这段辉煌历史中,从碎片里撷取海丝与雁塔息息相关有价值的篇章,算是把一朵浪花献给大海献给历史驿站,把海丝的遗存当作一种历史深邃的馈赠和宝贵资源,如同一棵海上夜明珠献给海丝,留给后人深邃启迪。

(作者单位:苏志强,晋江市池店镇柴塔村党支部书记。)


千年柴塔古村落文旅规划图



阅读上一篇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2024-02-28 16:38:53.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阅读下一篇

航标晋江雁塔与海上丝绸之路

2023-11-17 21:42:18.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