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裔芳踪

颜宝铃 务实爱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10-22 16:24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编辑部

颜宝铃

务实爱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丝路纵横杂志编辑部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爱国意识是践行爱国精神的基石。祖籍在福建省德化县的颜宝铃,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她觉得,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祖国的命运与我们息息相关做企业,要有个担当,有个责任在国外办企业,要做好民心相通,文化共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生经历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国际商业的舞台上,颜宝铃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轨迹穿梭于不同的国度与地区,编织着一幅绚丽的事业卷。

整个人生的经历,包括创业的过程,颜宝铃看来,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1980年,二十出头的颜宝铃跟随父母离开家乡福建德化,来到香港打拼。几十年过去,颜宝铃取得了诸多成就。颜宝铃说,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华侨故事、一带一路发展故事,团结侨胞,推动民间外交爱国毋庸置疑,但是爱国一定要务实,而不是光讲口号。

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创业经历,颜宝铃说:曾有很多人问我辛不辛苦,我都说没有。因为像我们这种创业者,我们的人生里只有四个字——“成功”与“失败”,没有“辛苦”这两个字。“辛苦”,在我们的字典里面是查不出来的。你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所以,我很感恩国家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

04:11

敢拼是一种高尚的精神

 

颜宝铃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参加过上山下乡,在文化大革命的期间很勉强地读完了高中,毕业后就上山下乡。上山下乡给了一个很好的人生历练。跟农民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让学会了审时度势。这个过程对来讲,启发很多。

80年代,跟着父亲一起香港。初到香港,她根本没有办法去学习。不过,父亲是个很精明的人,他说,来到香港一定要学懂英文,才能在写字楼有一席之地,有所发展。不然的话,只能做蓝领的工作。觉得父亲很有高瞻远瞩。

父亲总觉得,自己一生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能读书、能成才。他父亲对几个小孩子,都寄托了很大的期望。父亲也是一个很爱国的人。所以,到了香港,他们就办法都要去读书。颜宝铃的先生颜禧强也是80年代才到香港的,们在香港结了婚、成了家。颜禧强香港飞达帽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觉得,福建人不管走到哪里,福建人都是敢于拼搏,信奉“爱拼才会赢”。到了香港,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所以,一旦发现一些商机,就会珍惜机会,把握机会,机会创业就尽最大努力去创业。

恰好,已经读了两年英文,让懂得了简单的口语,所以就开始出来成立贸易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觉得一个人的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你有心想要做好,你珍惜这个机会,你就会走出自己的一条阳光大道。

国家当时提出改革开放,在广东一带的政策非常优惠。对投资者的扶持、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当地政府都很支持。们到深圳去创业,几年间发展很顺畅,事业发展呈几何级的增长。

当时,香港人不怎么懂得讲国语,但是颜宝铃会讲国语。好像国人不太懂得讲英文,而又学了两年的英文。想,在语言上,她是很大的优势,也把握住了机遇。

们从90年代初,到深圳去投资。很快的,在2000年公司就开始上市。想,之所以有那样的一个发展平台,是咱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才让自己的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2022年,颜宝铃女士以首位华人女性的身份在“国际女性企业高峰会”上,获颁“杰出商界女性”奖


“一带一路”带来无限商机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2013年,颜宝铃任全国人大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颜宝铃觉得,一代人,所见过的风浪最多,经历了很多大的变革。所以,们这一代人的家国情怀,也是特别浓厚的。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香港社会上对咱们国家还是不太了解。觉得,如果进入人大,可以将香港的国际视野和一些发展的经验提出来。尽自己一点努力,这就是当时的情怀。

企业发展到2008年之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像们这种传统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用就要用成千上万的工人,在深圳就很难持续发展。

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开始分析一带一路的内涵、中心思想,她觉得这是真正让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制造业走出去,这是国家搭建一个大平台,给了中国企业的一个大机遇。

当时,她就跟朋友们商量,说这对我们企业走出去是很好的一件事,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朋友们都鼓励说:你要走出去,你一定能成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颜宝铃做不到的。朋友们给了很大的鼓励。

于是,就走出去,到了南亚的孟加拉国。

 

榨菜腐乳橄榄菜飞达“三宝”

 

孟加拉地区曾数次建立过独立国家,版图一度包括现印度西孟加拉、比哈尔等邦。16世纪时,孟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8世纪中叶,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19世纪后半叶,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孟加拉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服装业。

孟加拉国相对穷,但是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而我们是传统制造业,需要充足工人当然,就算是这样,象颜宝铃这样走出去的也是很不容易。

回望在孟加拉国的十多年,颜宝铃觉得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创业程。

到孟加拉国的时候,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颜宝铃三餐吃的是飞达三宝”,即:榨菜、腐乳、橄榄菜。而且村里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但是没关系,没有水来挖井,没有路来开路,没电去发电。

那时候,很少人会想要去孟加拉国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们国家孟加拉国企业,给孟加拉国培养了一批有一定素质的本地工人,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促进了孟加拉国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孟加拉国的几年时间,颜宝铃的企业大兴土木,招兵买马,经过多年的投入与创造创新原来400人的村子已经变成了4万人,工厂从100多人的小工厂变成了1万多人的大工厂。对此,孟加拉国还以公司的名字,将村落命名为“飞达镇”。

颜宝铃回忆刚刚去的时候,招工就很难。因为语言不通,都不懂得讲英文。而且,工人大部分没有读过书,没有进过学校。最开始的前两年,她夜以继日,从来都没有星期天。每次都是星期五飞到孟加拉国,星期二飞回来。

经过多年的发展,她在孟加拉国的工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帽基地。而且,在质量等各方面都有优势,企业一直在高质量发展。内地能做到的,她在孟加拉国能做;内地做不到的,她在孟加拉国一样能做。所以,在制帽的行业里,她的企业在全球数一数二

她们的产品95%销往美国市场,一个月600万件的帽子要运到美国。她在孟加拉国的企业都是无纸作业,通过高科技手段,通过创新管理。订单来了以后,从接到订单到出货,6天就能完成。

很多人都在问那么穷的地方,鸟不生蛋的地方,你怎么敢过去?这多年,你凭什么可以成功,创造这样的成绩?

颜宝铃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国家政策大背景下努力发展,有中央的宏观政策给了很大的机遇。然而也做了一系列的努力,真正践行了“民心相通,文化共融,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5:29

颜宝铃女士于香港公司

坚持民心相通文化共融

 

在孟加拉国的十多年,颜宝铃始终坚持观点一是民心相通,二是文化共融,致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她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座右铭。

在民心相通方面,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孟加拉国她有固定的派发福袋。福袋里面有油,有米,有糖,还有肥皂等物品。最早的时候,三个月发一次福袋,现在工厂发展壮大,一年派发两次福袋。

第二件事她在孟加拉国设了孤儿院学校,成立了扶贫基金,做了很多的民心工程。

第三件事在孟加拉国她的企业里,最高峰的时候,有60到80个人是中国被外派到孟加拉国企业骨干号召外派的干部,要求他们一年最少两次,到当地村里访贫问苦,帮助当地村民解决一些问题。每次去之后,要关心村民家里贫困的状况有没有改变,生活有没有改善。通过这样的方式,近民心,缩短人心的距离。

同样,在国内也做了很多的慈善工作。

文化共融方面

第一,让所有的外派干部,在当地过年过节的时候,要穿他们的民族服装。让当地人们感觉到,你尊重他的文化,融入他的文化。

第二,当地人们有宗教信仰,就给他们修建教堂,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信仰。

曾一段时间,孟加拉国陷入政局变动,整个社会进入一个无政府的状态。打砸抢,烧工厂、抢店铺,很乱很乱。那个时候,人在墨西哥出差,心里很紧张,担心孟加拉国的制帽基地。

因为美国的篮球、足球、棒球这些所有的大型运动所需要的帽子,很多订单都在手上,万一出不了货,不只是赔款的问题,是会影响人家的整个活动进程。所以,当时很是担心。

等回来以后,就想要去孟加拉国制帽基地看看。公司的人说,当地那么乱,也没有军队和警察在管理,觉得有人身危险,叫不要过去。说不行,那边还有60多个外派干部,如果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危不过去的话,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外派干部守住工厂呢,所以,就飞到孟加拉国

到孟加拉国的第二天,当地的村长来见,村长告诉:村里组织了一个自卫队把村里守住,不让外人进来。村长叫放心,村长说除了政府要求4天的全国戒严,工厂没有停一天的工。他说我们会用生命来保护工厂的安全。

这句话一讲出来,颜宝铃真的很震撼,真的很感动。那一刻突然感觉到,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说,我们通过十多年的深耕细作,不仅是得到了人心,得到了当地的村民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也让他们认识到,村民的命运跟我们企业的发展是连在一起的。只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村民才有工作做,家里人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那一刻,就觉得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这样的。民心如果不相通,文化如果不共融,何来企业的持续发展,何来得到孟加拉国人民的认可,那就达不到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跟着国家的大政方针走

 

既然选择了创业,就意味着要付出。如何避风险,这要看你本身做事情的眼光和魄力。所以,很感恩国家给这样的一个创业的机会。

觉得,发展企业,不是说自己怎么做,也不是说我要国家给我什么优惠政策,而是要看整个国家的政策是怎么样的。要做事情,一定要跟着国家的大政方针走。

她时常在想,你自己本身做企业,要有个担当,有个责任。不要等着国家给我什么优惠政策才去做,你等到了这些优惠政策出来你才去做,今天的成功也轮到你

了国家的政策,是有人给你额外的加持,但是你要创事业,还是要看你的格局,看你的国际视野。按照你的愿景,再结合一下地缘经济,再结合一下国家的大政策,你走出去你就会成功,失败的机会也会很少。

颜宝铃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觉得很幸运,了几个大的历史时刻。

毛泽东时代,让有机会上山下乡,让锻炼了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到香港,碰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改革开放,让到了深圳这改革开放的前沿去发展企业;2008年之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常态,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让可以借着东风走出去到孟加拉国发展。

其实,任何时代都有不同的机遇,只是说你作为一个创业者,你懂不懂,有没有这种慧眼去抓住这个机遇。抓住了机遇,你能不能走出去。这就要看你本身的魄力,以及你的胆识。


 2023年12月13日,飞达(墨西哥)帽业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投产

成立华侨华人联合会

 

颜宝铃到孟加拉国投资创业,遇到了很多困难。为了帮助像一样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联合一些华侨华成立了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帮助走出去的企业。包括在疫情的时候,很多人买不到机票、回不了国,以及一些企业碰到的困难,联合会都可以为他们一些能解决问题事情

如今,联合会已经成为一个爱国爱孟的很鲜明的一面旗帜。

国内的企业到了孟加拉国,第一个就是要去找华侨华人联合会。大使馆有一些民心工作要做时候,也会委托联合会来做。最感到慰的就是联合会帮了很多走出去的企业。

联合会不仅是企业之间,企业与当地国之间的一个桥梁纽带也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侨故事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一个阵地

 



03:48





阅读下一篇

张金成 产品质量是市场的晴雨表

2023-11-23 12:21:06.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社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7003046号-1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